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观察眼花缭乱的国际关系的种种现象时(包括签订双边或多边经贸合作协定、停火协议、联合声明以及各国领导人互访等),必须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即(  )
              A.国际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B.众多的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了复杂的国际社会
              C.世界经济、政治趋向单极化
              D.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2. 材料  2014年5月21日,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24个亚洲成员国参与的亚信第四届峰会在上海举行。峰会的宗旨是通过制定旨在增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多边信任措施来加强合作。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尤其受到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策略备受关注的理由。
            • 3. 2016年10月18日菲律宾总统应邀访问中国,中菲关系从阴转晴。在此之前,因南海仲裁案而使两国关系出现倒退。中菲关系亲疏冷热是由(  )决定的。
              A.外交政策
              B.综合国力
              C.国家利益
              D.主权国家义务
            • 4.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夙愿,但这一梦想正遭遇“太平洋之梦”的挑战。中美关系走向关系到本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中国梦”不是“美国梦”但两者相通相融,最大公约数就是对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诉求。中美从各自梦想中找到默契点和汇合点,在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中共同铸就太平洋地区长期稳定、繁荣的局面,才能真正成就一个属于本地区全体成员的“太平洋之梦”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面对中美梦想的碰撞,我国应怎样实现中国梦。
            • 5. 2015年10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在谈到处理中英关系时,习主席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这主要说明(  )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C.中英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6.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智慧 • 大国担当】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杭州峰会让世界认识到,必须坚持走完善治理之路。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事务中去,以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在中国的倡导下,本次峰会达成多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共识: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
              (1)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各国能够在全球治理问题上达成共识的原因。
                                                              【发展 • 包容联动】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本次峰会邀请了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会,成为二十国集团历史上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面对世界经济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努力形成各国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阐释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文化• 礼乐相成】
                    全球治理也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从北京奥运会到杭州峰会,中国文化一次次“惊艳”世界。西子湖畔,《春江花月夜》与《月光》合奏,《高山流水》共《天鹅湖》起舞,精美、绝妙的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了优雅、高贵的待客之礼。文化领域的礼乐相成,支撑起座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以柔性力量让全世界人民的心相连、情相通。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全球治理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
            • 7.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表明(  )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②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区域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投行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正在进入一个力量更加平衡、更加注重互利双赢的新时代,在国际金融秩序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享有更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亚投行倡议的成功实现,显示出各方对于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的政治道理。
            • 9.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东南亚,积极推进中国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聚焦经济发展,深化战略互信。这体现出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A.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B.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D.加强同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10. 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侯赛因总统、谢里夫总理共同决定,将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  )
              ①说明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  ②是中巴两国共同利益的诉求表达
              ③符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④表明中巴战略同盟关系进一步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