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以来,中国铁路走出去捷报频传,李克强总理在中国铁路总公司考察时指出,高铁等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对提升我国对外合作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意义重大,反过来会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在“走出去”过程中,政府要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手续,积极推动高铁大项目国际合作。为此,有关部门成立了不少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市场。

              材料二: 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没有制造业的强力支撑,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可能实现从落后追赶型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我国把握住了国际分工深化和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借助劳动力和资源的低成本优势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开始告别劳动力几近无限供给的时代,新增劳动力减少,人口成本上升,使长期依靠“人口红利”维系的“低成本扩张”的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优势进一步削弱。并且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看,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低端加工组装环节,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指出:我国低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尽管拥有较高的占有率,但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则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政府应注意哪些问题。

              (2)谈及中国高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人认为:只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就能真正实现全面走出去。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3)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的制造业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

            • 2.

              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新总统,英国公投脱离欧盟,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大多数国家广泛认同。

              经济全球化一直由发达国家主导并获利巨大。但是,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全球贸易年均增速从1990年到2008年间的7%降到2009年至2015年间的3%;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11.9%;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73.3%下降到2015年的52.3%。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中国有利,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反对全球化”的思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建立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机制,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平衡发展,给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免除了大量债务,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国为最不发达国家解决贫困饥饿问题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还在“碳排放”和“世界气候”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国际义务。

              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言论,有网友提出“中国应该积极扛起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也有网友表示坚决反对。你的意见如何?请你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发表见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