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新高铁横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从黄土高原上的兰州出发,“爬”上青藏高原的西宁,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再向西进入新疆。
                   材料一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兰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西安、北京等内地城市都将纳入新疆人的一日生活圈;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
                     “求发展,惠民生”。兰新高铁,不仅改变西部交通格局,也改变着沿线人民的生活。这种改变将深刻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仅兰新高铁新区总投资就超过350亿元,可以吸纳23万人就业。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西部旅游,特别是新疆的旅游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在未来,西北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增长也可能出现年50%以上的增长。
                    材料二   大开放要有大通道。兰新高铁轨迹与古丝绸之路基本平行,这条“钢铁丝路”构筑了中国向西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向西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最终到达德国的大开放通道和欧亚国家走向中国腹地的黄金通道,助力打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兰新高铁建设是怎样改变高铁沿线人民生产和生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和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钢铁丝路”建设的深远政治意义。
            • 2.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于2015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指出,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顺应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潮流,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共同愿望。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拉关系,愿意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努力,推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更高水平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中拉双方人民和各国人民。这表明
              (  )
              ①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中国特别重视发展同拉美和加勒比等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同盟关系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3. 材料一:2014 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
              社会富足度竞争力721
              发展效率竞争力532
              一、二级城市822
              一般城市266
              经济总量11.8万亿元45.59%8.25万亿元31.8%5.86万亿元22.59%
              经济增速6.5%10%12%
              注:“长江经济带”的基本发展情况是:下游繁荣,科技发达,制造业优势明显,中游次之,上游相对比较贫困,但是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红利大,自然资源比较充足。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可带动约6 亿人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一是“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T”型结构:30 多年来“沿海一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二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三是长江经济带和别的经济区域最大的不同是把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形成开放新局面。李克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要把建设长江经济带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带动创业就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同时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一个战略倡议。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来促进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深化全方位的合作,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它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原则,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这一个发展的大潮流。 该规划也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2 )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的合理性?
            • 4.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版图如右图所示,在这条经济走廊上,201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未来10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突破2.5万亿美元。
              (1)运用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国对外表现得原来越强硬。但坚持原则立场同是否强硬是两码事,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重要的是看占不占“理”。请运用政治常识中国际社会交往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我国对外交往中要坚持哪些“理”,列举其中三个。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秉持“亲、诚、惠、容”四字周边外交新理念,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跨区域的新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缅中印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习近平主席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正确性。
                  材料二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版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应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 6.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铺设了友谊理解合作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信友善包容负责任大国形象,全面提升了我国同欧盟关系水平。期间,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和文明观,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在强调各国履行有关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积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知识,阐明我国提出核安全观的依据。
                  材料二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文明是平等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第三,文明是包容的,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启示。
            • 7.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开局之旅。这次访问的意义在于(  )
              ①巩固中俄睦邻友好,深化战略同盟协作
              ②传承中非传统友谊,开辟互利共赢前景
              ③加强区域协调合作,构建亚非经济新格局
              ④凝聚新兴市场力量,增强金砖国家发展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和俄罗斯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俄做法表示支持。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中俄同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在业已形成的多极化格局中中国地位凸显
              ④中方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9. 中国派出海监船、渔政船去黄岩岛,既是保护我国渔民权益,也是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采取非军事手段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诚意与模式。这说明我国(  )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      
              ④将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制定、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2015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强调国际社会要以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新起点,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体现的我国外交理念有(  )
              ①积极宣传和实践我国外交的策略、方式和手段,逐步主导世界发展的大局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自觉承担国际义务,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外交新形象。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