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两年西方舆论“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中国的实力和影响,频频抛出“中国责任论”——“能源消费责任”、“碳排放责任”……旨在促使中国按照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国家的理念。但是,中国责任绝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身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材料一:2010年11月25日至26日,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四次会议在德国汉堡举行,讨论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本次峰会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中欧经济合作进行交流,将对深化中欧合作、化危机为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发挥积极作用。内容涉及中欧共同寻求可持续经济增长、全球贸易中的中国与欧洲、城市智能发展的挑战与对策、老龄化社会的经济挑战、对中欧美共同的挑战与全球经济危机的联合解决方案等议题。  
               (1)你认为我国该如何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0年11月14日中午在日本横滨闭幕。与会领导人主要就茂物目标审评、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哈回合谈判、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最终形成了横滨宣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中表示,APEC国家和地区政府应推动贸易自由化,支持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工作,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   
              (2)结合材料请你分析,APEC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家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