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是甲午年,也是甲午战争120周年。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2014年3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多个场合阐述中方对当前钓鱼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政策主张。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要保持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好两国间存在的敏感问题。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统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日方采取任何方式窃取中国钓鱼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以实际行动,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结合材料说明,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12分)

               

            • 2.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11分)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11分)

               

            • 3.

              2011年以来,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的国家变得日益强硬,南海主权争议升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越南船只在中国南海领域又与中国船只发生摩擦。6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回应越南6月13日在南海举行实弹军演时表示,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也是本地区有关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

              材料二 2011年9月16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增加两国在军事、贸易投资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两国外长在越南河内的会晤中,越方声称,“全力支持”印度公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并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1)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时隐时现的周边摩擦,我国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20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15分)

               

            • 4.

              海洋权益事关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利益,面对我国海洋权益维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采取了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执法,加大对南海管辖巡航的力度,设立三沙市,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等一系列措施,坚定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交接入列,航母舰载机成功进行试飞,歼20、枭龙等新型战机试飞成功,“蛟龙”入海,“神十”飞天……我们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有理由、也有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依据。

               

            • 5.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锦涛8日上午在向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说,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胡锦涛同志表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表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 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15分)

               

            • 6.

              今年以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继今年初对钓鱼岛的几个附属岛屿搞“命名”闹剧之后,又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并最终跳到前台,直接出面“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对之实行所谓“国有化”。温家宝总理表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方行为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政府采取“反制措施”的依据。(9分)

               

            • 7.

              2009年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日内瓦会见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裁军谈判会议秘书长奥尔忠尼启泽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时说,中国一贯积极支持包括裁谈会在内的多边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愿与各方一道,继续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他说,当前国际难民形势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使难民处境进一步恶化。中方愿加强与难民署合作,为促进难民问题的妥善解决作出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联合国属于什么样的国际组织?

              (2)说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 8.

              2009年5月13日,吴邦国委员长出访俄罗斯并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亲切交谈。双方一致认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俄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希望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坚定在对方关切重大问题上的支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推动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原因。

               

            • 9.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波折和起伏,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两国在广泛的双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与协商富有成效。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谈对中美关系变化的发展的认识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一带一路”主张为什么能获得各国的积极回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