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7日全票通过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的解释,明确了依法宣誓的有关含义和要求,指出宣誓人若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公职资格,不会获重新安排宣誓。释法的说明更明确指出,宣扬 “港独”的人没参选及担任立法会议员资格,同时要依法追究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法律解释与基本法具有同等效力,解释阐明的就职宣誓规定的立法含义和法律原则,有利于澄清香港社会的模糊认识,是维护基本法权威、保持香港大局稳定的需要,香港特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一体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释法具有权威性的原由。


              (2)我们每个公民应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 2.

              2016年11月17日,华为主推的极化码(Polar Code)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确定为5G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华为将有望参与全球的5G通信最基础的编码过程。因此,一些网络自媒体就用“5G标准中国定”、“中国5G彻底终结西方标准”等浮夸之词来抒发民族情绪。自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给华为造成“困扰”。华为负责人表示,“如今的舆论不利于华为以及中国公司未来推进5G的进程,甚至会有来自国外政府的阻力。”事实上,Polar码并不是中国发明的,其发明者土耳其科学家埃达尔·阿利坎教授说:“我很乐意看到代码从大学的理论研究中走出来,去影响‘现实生活’。”从事华为polar码相关工作的万蕾博士说:“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华为主推的极化码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网络自媒体应如何正确发声? 

                                           .

              (2)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论证“技术是没有国界的”正确性。 

                                               .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促进就业再就业是安民之举、安国之策。
              材料一  2014年,整体上看,我国就业形势良好,不过,七百多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旧摆在桌面上。两会期间,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2015年将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一个惠及各族人民的就业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
              材料二  大学生村官,作为广阔天地练就一预红心的就业模式,对大学刚毕业的小贾很有吸引力。小贾扎根的地方是典型的傣族寨子,原来是老村长家长式管理,决策武断,致使村务混乱不堪。在上级党委和村民的帮助下,该村改组村委会,作为村委会主任的小贾带领村民,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该村旧貌换新颜。
              (l)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通过促进就业创业惠及民生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小贾能够带领村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原因。
            • 4.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大原则,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注:(1)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程度。(2)至2013年底,我国某地区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例在35%左右。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材料二
              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城乡、区域整体差距明显,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为3. 6: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20年内,按照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到2030年还将有3亿农民真正摆脱土地的束缚,获得真正的市民地位,在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城里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新增的城市人口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巨大,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很多人误认为城镇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致使城市建设的文化价值被大大忽略;城市建筑缺乏文化传承与积淀,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已经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
              材料四“人的城镇化”是当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整个进程强调“以人为本”。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人们的居家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身边的生活既充满幸福和快乐,也伴随着烦恼和忧愁,当我们遇到了下列事情时,又当何去何从?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观点,完成下列表格。
                设定主体  具体情境    具体做法
              假如我是普通公民①(请勿在此处答题)通过信访举报制度、新闻媒
              体舆论监督制度等,行使监
              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本小区由于交通配套设施不
              合理,居民饱受出行难之苦,
              有人向人大代表反映
              ②(请勿在此处答题)
              假如我是    
              (请勿在此处答题)
              居民小区养犬人数日增,引发
              养犬人和不养犬人的矛盾,存
              在较大的治安隐患
              主持调解居民矛盾;协助维
              护社会治安;召集居民会
              议,制定社区公约等
              假如我是户籍民警新生婴儿父母到派出所登记
              户口未带齐相应证明
              ④(请勿在此处答题)
            • 6. “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
              [     ]

              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D.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充非常注重社会公平正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0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分好蛋糕“关系到社全公平正义”,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出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彰显了民本思想。
              ⑴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S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评析村民的做法。

              材料四: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Y市市区私家车已超过120万辆。随之带来了交通压力增大,道路交通从“小堵”变成“大堵”,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在同样的道路面积上,公交车的通行量是自行车的4倍、小汽车的10多倍。许多发达国家的公交出行率已达到30%至40%,而A市的公交出行率不到10%。


              材料五:该市政府在收到同学们关于“提高公交出行率”的建议后非常重视,并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A市公交事业长期发展规划》草案。随后,该市政府将草案在全市公布,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⑶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阐述A市政府就该草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意义。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大搞房地产开发,大多是建造高、中档商品房,房价上涨较快,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造得很少,棚户区改造进展缓慢,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想买房而买不起房;5%最高收入家庭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20倍;某些政府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矿难事故频繁发生;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市民怨声载道;刑事发案率居高不下,社会秩序不稳定。该市政府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开展“市民论坛”活动。

              (1)该市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请就该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不少于四条的合理化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