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是改革开放在新时期的新航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进一步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进一步激发亿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创业创新热情。创新文化的核心内涵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其中最重要的是宽容失败,外界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创业者自身也要更加坚强,永远朝气蓬勃,百折不挠。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基于成都是四川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区、核心区,科技竞争力在全国排第6位,位居中国西部地区首位的优势,成都提出将以高新区为主体,着力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四川省政府制定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鼓励科研人员自主创业等方面先行先试。成都市高新区将优化园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突出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

              (2)分析材料二中成都市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做法是如何遵循矛盾分析方法的。

            • 2.

              跨入2017的这短短几天,仿佛成了中国创新成果的展示日。伴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鼓点,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实现“一箭三星”发射,给数百亿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的“小目标”也宣告实现。而在大洋彼岸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上,中国创造引发热烈的围观,华为、联想、小米、TCL等众多中国厂商成为这一盛会的重要角色。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已经推进多年,我们设立最高科技奖和其他各种奖项,当然是希望能出现更多的赵忠贤和屠呦呦,实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夙愿。科学技术的突破,需要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磨一剑。

              今天的中国科技,正站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势能的积累已经够大,但实力的差距也还不小。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耐心、平常心,继续沉潜发力,把阻滞创造的障碍一一破除,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我们一定会迎来创新的井喷,也迎来中国创新的一个个新起点。

              (1)结合材料,运用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


              (2)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意义。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2017年政府工作重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加强教育扶贫的原因。

            • 4.

              龙庆峡,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素有“小满江”、“小三峡”之称,堪称“塞外一绝”。2013年以来,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韩中文化友好协会携手,共同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友好交流,参与了“冰雪情——中韩缘文化节”、“龙庆峡杯——中华缘大赛”和“心连心——中韩模范青少年互访”等双向交流活动,为推动中韩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贡献了积极力量,在中韩两国树立了良好口碑,同时也成为韩国民众最喜爱的中国著名景区之一。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什么要参与这些交流活动。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材料一 报告回顾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就。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亮点频现。2016年财政主要支出投向“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等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智慧家庭等新兴信息消费推广;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增速比2015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举措的合理性。






              材料二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各委员分别就挖掘文化发展潜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2)请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中国文化发展建议

              文化生活依据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示例: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节日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担当历史责任,努力创作更多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加强对特色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对建筑技艺的研究,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助推传统村寨发展。

               

              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就是文化的走出去。要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堂设置专门的礼仪课程,加强国民礼仪教育。

               

            • 6.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特色桥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本身蕴含的精神,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传统文化,树立全民族正确价值观都至关重要。社会各界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守住民族根与魂的同时,鼓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让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多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阐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点。

            • 7.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各地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为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二是不断增强经济硬实力的,使文化的繁荣发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立足本地历史文化名城、本地历史和本地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思想内涵,继承历史文化基因,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民众响应。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举办各种文艺演出等活动,扩大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该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 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其内容(如图)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材料二  2016年11月6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开幕,上千名教育学家、教育官员等参会。论坛强调,教育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只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推进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核心素养的提出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时期中国的发展也呼吁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发挥教育的作用。 

            • 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展映、电商平台、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 10.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动力。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动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内容和新业态将层出不穷;互联网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大众来说,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文化消费信息。电商公司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激发大众参与数字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