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10月,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长期在制药厂工作并虚心向老药工请教中药炮制经验;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追踪国外最新科研成果,终于提取出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迹对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尊重文化差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
              ③批判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坚实根基      
              ④借鉴世界成果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近期,天津市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规”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这些作品重新解读、建构家规家风的本质,适应了人们的欣赏和文化需求。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   )
              A.传统文化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3. 2015年暑期,《捉妖记》以20.5亿元的票房刷新纪录。该剧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并采用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文化创新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 4.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揭示了(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艺术创作是胸有成竹的展现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来源
              D.艺术创作是感觉和想象的融合
            • 5. 安徽黄梅戏最早起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都是黄梅戏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包容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6. 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多次试验,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取得研究突破,引发世界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医药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社会和文化意义
              ④推进医药文化发展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7. (2016•新课标Ⅰ)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2016•新课标Ⅲ)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2016·海南)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2015•海南)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17~18题。
              17.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