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器物有魂魄”。工匠精神,涵盖“敬畏入魂、专业敬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等精神内涵。置身大众创业的当今时代,如何如瑞士钟表、德国制造般追求产品品质和灵魂的升华?
              当粗放型发展方式的终结成为必然,工匠精神将成为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的八个工匠凭劳动的双手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追求岗位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关,成就了一个个中国制造。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厚植的土壤,必须用体制机制为工匠精神保驾护航,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让中国之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成就中国制造。
              (2)弘扬工匠精神、成就中国制造应扎根厚植的土壤,凭借劳动的双手。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打造未来工匠,教育先行。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就匠心的培育给校长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响应国家号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意志展开研究,寻求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他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方面从中医药的典籍、古方中寻找灵感,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手段和检验手段,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锁定青蒿这种植物。在尝试用水、乙醇等方法提取失败后,最终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先驱性地发现了具有100%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后来,他们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等西医常用的技术手段,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由此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说明研制青蒿素的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
              (3)屠呦呦当选为2015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列出屠呦呦当选的两个理由。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2月,习近平实地调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3家中央新闻单位,主持召开竞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教浊扬清、针硅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休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讲话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假如你选择做一个新闻媒体人,在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如何坚持正确的立场。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除夕之夜,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的猴年春晚,向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独特、欢乐的视听盛宴。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国内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
              材料一
                  春节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纽带,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今年的春晚突出了主题,唱响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旋律,整台节目既突出了节日的喜庆、团圆的亲情,又凸显“一带一路”、“全面小康”、“强国梦”、“中国梦”等时代元素,让春晚在传承中有了革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脉搏。但也有评论认为,从艺术的角度说,今年春晚个别节目在突出主题时略显生硬。这就需要不断改进,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享受春晚的同时,更需要对春晚的瑕疵予以包容。
              材料二
                 2016年春晚可谓创新出彩、亮点纷呈,充满正能量!轻清柔缓的苏州评弹、恬淡写意的山水画卷、古韵古香的传统服饰……情景歌舞《山水中国美》所营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今年央视春晚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赞叹与沉醉;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以“9•3”大阅兵为创作背景,展现中国军队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杂技《直挂云帆》展现在“十三五”发展蓝图绘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人民面对挑战,扬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气;小品《放心吧》在喜剧故事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主题,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乐的效果;舞蹈《茉莉花》将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美轮美奂,形成晚会的情感高潮。
              (1)结合材料一,你如何评价2016年春晚,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2016年春晚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3)贴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它即可以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又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请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拟一副对联(不需横批).要求:突出主题,对仗基本工整。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几千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20世纪50年代,寄生虫对当时抗疟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为解决越南战场医疗告急问题,中国启动抗疟项目,动员全国医药力量,但科技研发更需要专业精英和天才。屠呦呦团队尝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虽条件艰苦、设备落后,但仍不断寻找,从历代医籍药方、各地药志中收集汇总出2000多个治疟药方,精选编成《疟疾单秘验方集》,接着筛选一批药方做鼠疟实验,后勤供应不上,甚至搬来家里水缸类器具存放危险品,但疗效不稳。
                  1971,屠呦呦又组建科研小组,重读中医古籍,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改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第191次实验中提取的药物样品显示出100%抑制率。
                  1972年中科院用当时最先进的“X-衍射法”帮助确定青蒿素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意味着发掘出全新的抗疟药--青蒿素。
                  1973年,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甚至亲自试服,抗疟疗效提高了10倍。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中国举行会议,屠呦呦被安排向西方医药学家介绍研发青蒿素全面情况。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青蒿素在毫无保护状况下流失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屠呦呦研究团队的成功之处。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如何推动对青蒿素的认识深化的?
              (3)知识产权已成许多国家发展、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请就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两条建议。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8年前,作家柳青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小说《创业史》.这部反映我国农村合作化进程的作品,被认为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之作。
                  在写作中,柳青坚持“写出人物的感觉”,他曾说:“这就要求作家深入生活。作家要具有人物的感觉,不是体验一次就能达到的,而是反复体验,反复思考,才有可能具有写出这类生动细节的能力。”1 954年初春,柳青开始写作《创业史》,他很快感到,情节的发展在因果关系、逻辑过程上有缺陷。于是,他决定吃透“蟆河滩”的历史,奔波在熟悉本地历史的老人间。
              《创业史》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柳青小说最可贵的品质在于鲜活、真实,能用人物形象,完全再现那个时代风貌,写出来的人,活生生就在你眼前,可视可触。柳青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且风格独特。虽然柳青的现实主义少不了虚构成分,但他贴近写作对象,将对多个对象的观察融入一个角色中,很多角色的经历,是真实发生过的,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整个时代。
              (1)“创造出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必须深入群众生活。”请你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说明。
              (2)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请你结合材料和哲学知识,分析柳青的创作过程对人们在创业创新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启示。
              (3)文学创作必须处理好现实与虚构的关系,请你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 7.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已经失效,但疟疾患者却在持续增加。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将目光转向了传统中草药学,发现了植物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疗效。历经380多次实验,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12%-40%.后来,他们从西晋葛洪“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中得到启发,利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191次试验,终于成功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达到100%的青蒿素。如今依托人工化学合成技术,青蒿素已实现批量生产,上亿人因此而获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屠呦呦团队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你领悟到哪些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道理。
              (2)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打算如何向屠呦呦团队学习,为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万历年问,西方医学成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医学开始碰撞与交流,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的中国医家尝试“中西医汇通”,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医家朱沛文广泛阅读当时翻译的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弃其异”。有的中国医家则主张“虚止中医”。l917年,余云岫出版《是素商兑》,批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匾锢于歧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九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后提出“废医存药”。
                  1930年代,中医界兴起“中医科学化”运动,改良中医。“以我国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方取代或包容另一方,或者说中西医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充分发展融合到更高级的形态当中。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阐释我国中医界在处理中西医关系问题上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发展中医必须研究原典,同时再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的特点,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
              (3 )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某中医院开展“中医为民”主题活动,请你围绕该主题写两条宣传口号。
            • 9. 材料一,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于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材料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微距镜头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事物的结构美,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一些经典的美食文化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使得它成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材料三, 据调查,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春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光盘行动”:政府部门取消团拜宴请、餐馆鼓励打包剩菜、消费者理性点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新成果。
              (2)结合除了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纪录片的新标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树立节约消费观的意义。
            • 10.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珠算成为我国第30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 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珠算申遗成功,对于文化传承、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还无法确定珠算申遗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但其成功对于缓解珠算传承中遇到的困境,无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材料二  珠算成功申遗的意义不仅在于保留和传承珠算文化,更重要的在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主管部门,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发扬。首先我们自己要加大保护力度,拿出具体措施进行广泛普及,不能依托申遗来被动保护;其次要加大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要坚守文化之魂和文化之根。最后要结合时代发展,让传统文化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的珠算文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保留和传承珠算文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