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青蒿素获得2015年世界生理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向世界的一次展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药研究所于1969年开始辟抗疟研究,屠呦呦和团队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经过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鼠疟、猴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当青蒿素片剂临床使用效果不理想时,屠呦呦带领团队深入探究原因,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日前屠呦呦表示,这个工作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的时间研究新药、
                  材料二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抗疟研究团队,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十年如一日地展开研究,历经数百次实验,一方面从中医药古方中寻找灵感,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手段和检验手段,终获成功,惠及了亿万患者。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功的原因。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请你就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两点建议。
            • 2.

              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13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他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

              材料二  中国作协的贺辞指出:“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莫言的成功给我国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启示?(16分)

               

            • 4.

              2013年 11月19日上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现身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畅谈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莫言强调:“我们应该非常重视文化传承,应该提倡多样化,保存好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把更多精力放到创新上。”莫言说,“创新的路径就是要要广泛学习,学习本行当里前辈的精髓,同时也学习其他艺术行当的元素,结合当下特色,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艺术的创新、文化的创新来源于生活,而所有的创新都要经受风险,所有创新的艺术家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离经叛道’,但也要有根基”。

              (1)重视文化传承,为什么把更多精力放到创新上?(8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