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梯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和广西龙脊梯田是我国三大古梯田。三大古梯田之美,在于“森林、水系、梯田、村寨”四素同构。今天,人们又发现了农耕价值中蕴含着新的价值,首先是古梯田的文化价值,其开发与保护将使古梯田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提升,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领域;其次,古梯田积淀的厚重的生态理念和建管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要保护古梯田,限制过度开发,实行生态补偿,并加强古梯田恢复和配套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古梯田的意义。

            • 2. 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
              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
              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
              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1)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观点?(3分) 
              (2)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2分)
            • 3. 材料一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中国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修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材料二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因此,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12分)
            • 4.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表格中。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②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 5. 发展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是我国和印度双方的共同意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未来文化交流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任教,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1年9月22日温总理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希望两国交流切磋传统文化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持态度。(14分)
            • 6. 材料一: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来产生。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学雷锋”,一要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以激昂向上的主旋律激励人心。二要抓“典型”的文化再创造。三要抓每个人的“文化塑造”,有针对性地学,解决一个到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入开展 “学雷锋活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3)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自身的“文化塑造”? (6分)
            • 7.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于6月13日隆重开幕。端午节期间,通过形式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嘉兴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对这一现象你是怎样认识的。(8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文化现象?(9分)
            • 8.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亚运会是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体育运动交流和进步、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交汇的盛会。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亚运志愿者以“一起来,更精彩”为口号,为前来竞赛、观看比赛和旅游的中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一流服务,集中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面对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的交汇,你认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如何做?(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