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作为融汇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品种,京剧以其内涵博大精深、唱腔韵味浑厚,成为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而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又是如何将这一份珍贵遗产传之久远的关键。
              【走进京剧艺术】
              行当
              释义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俗称花脸扮演滑稽人物。化妆时鼻梁上抹白粉,俗称小花脸
              分类老生、小生、武生等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正净、副净、武净等文丑、武丑等
              代表角色窦尔敦蒋干
              备选角色:伍子胥、许仙、赵云、高力士、刘利华、窦娥、红娘、杨排风
              (1)某班同学在学习了京剧选修课后,准备制作展板向全校同学介绍京剧艺术,请在上述备选角色中选出符合要求的角色,将表格补充完整。(此问学生了解即可)
              【振兴京剧艺术】
              如何继承创新,振兴京剧艺术?专家认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其一是人才。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中国戏曲学院历届研究生班培养的108位研究生已成为当今京剧舞台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但毋庸讳言,还缺少创立新流派的如梅、尚、程、荀、张、余这样的大师。
              其二是剧目。许多传统剧目确实凝聚着表演艺术的精华,但其中不少在文本等方面存在不足,与表演艺术的精美和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其三是观众。京剧艺术持续发展,离不开观众群体的培养。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从人才、剧目、观众三个方面,为振兴京剧艺术提出建议。
            • 2. 多年前,单身老人再婚,被视为给子女找麻烦;现在支持单身老人再婚,被写进了2012年8月13日发布的新24孝标准中。这表明
              ①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③要为孝文化注人新的时代精神
              ④进行孝文化创新必须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4. 2014年9月27日是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的贡献绝不仅仅限于教育,孔子学院传播讲授的也绝不仅仅限于儒家学说,而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更为宽泛广博的中华文化。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因为(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要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5.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12分)

              (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10分)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4分)

               

            • 6.

              材料一: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材料二: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对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12分)

              (2)请分析材料二中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6分)并写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所包含的内容。(4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8分)

               

            • 7.

              (2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掀起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材料一:某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国企改制,形成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给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8分)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具体实际,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本地工作。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指导意见》的哲学依据。(8分)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分)

               

            • 8.
              【题文】(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12分)
              (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10分)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4分)
            • 9. 阅读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家风强调仁孝清廉、耕读传家、积德行善、克勤克俭……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修身齐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使命。
              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时代气息。。
              (1)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良好家风的作用。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青年学生进一步传承良好家风提两条建议。
            • 10.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特有的包容性              
              D.深远持久的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