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材料二: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开发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机、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的理由。(10分)

              (2)珠算是否回归小学课堂的分歧折射出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这一分歧。(10分)

              (3)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6分)

               

            • 2.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比较小,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 3.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5.

              (10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烙印着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既具有古风古貌又有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由于“保护性”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知识说明,“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如何“一直说下去”。(10分)

               

            • 6.

              近几年来,端砚制作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端砚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市计划开展组织端砚理论专家和制砚大师编写端砚制作理论教材,逐步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利用端砚协会、肇庆学院的平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和讲座,逐步提高现有制砚队伍的水平;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青少年学生端砚制作技艺劳动基地;举办端砚样式设计、端砚制作工艺培训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对于端砚文化发展的作用。(10分)

               

            • 7.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 8.

              201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农历三月十四)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先进性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9.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皮影戏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准确表述的一组关键词是

              A.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B.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 10.

              近年来,“微电影”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网络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