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媒体报道,共青团美兰区海甸街道工委联合海南大学爱心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以服务为宗旨,以义务家教为方式,并利用海南大学志愿者资源,建立起帮扶长效机制,为低保家庭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做到虚功实做,强化社区志愿服务功能,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爱心、服务、奉献”的志愿者精神,成为海口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响亮的椰城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说明椰城义务家教志愿者如何践行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兴安幼年时父母双双离世,靠吃百家饭活下来他心怀感恩,努力进取,历经艰辛,最终成为一名资深编辑、知名作家。为改变家乡文化生活落后的面貌,报答乡亲们的关爱,金兴安退休后克服种种困难,自费创办农家书屋,为落后的偏远乡村送去知识的甘霖,农家书屋成了当地农户的“技校”、师生的图书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乐园。2014年9月,金兴安荣登“中国好人榜”。
              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道德对金兴安成功人生的意义。
            • 3. 对社会主体(公民或法人)来讲,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同时也要有法律约束。德是自律,法是他律。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共同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推出多项信用惩戒措施,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促进社会主体诚信离不开道德和法律。
            • 4. 到2010年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国务院制定了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在立法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选择法律草案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不断完善法律草案。
              人民法院不断推进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
              人民检察院强化公正、程序、证据、效率意识,全面加强对侦查、审判、执行等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
              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等单位开展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运用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国家机关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闲置。一种叫做家庭农场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出现。A县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把农村闲置土地整合,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
                  材料三: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各地城镇建设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城镇化这块巨大的经济蛋糕滋生的腐败问题也日渐凸显,极具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害性。城镇化过程中反腐倡廉要求官员们以身作则,强化内功。
              (l)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A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应该怎样强化内功。
            • 6. 材料一 最近微博上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很多中国人喜欢从众,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不管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其他人就跟着过。
              材料二 不少网友认为,“中国式过马路”与下列因素不无关系:一是国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对安全抱着侥幸的心理。二是规则意识集体淡漠,大家一起违规就不算违规。三是心态浮躁、自私观念太强,只管自己方便,不管他人安全。四是用实用主义态度对待规则,对自己利大于弊,便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则无视规则。
              (1)材料一中的行为违背了什么道德规范?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
            • 7.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社会公德基本规范体现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要求
              人道主义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们每天出行要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红绿灯是交通指示灯,也是交通文明的“照明灯”。从道德与法的角度,谈谈如何点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灯”。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发 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 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 杨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材料二:小善成就大爱,大义触动心灵。在我们揭阳无论是为救他人而牺牲的民警袁伟群、驴友林伟树和江军生,还是收养孤儿的紫峰寺师父释耀概等揭阳好人。他们都以实际行动企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我们无论来自哪个群体,都应充分发挥道德正能 量,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添砖加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分析如何实现中 国梦?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个人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结合 材料二,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为公民如何发挥道德正能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 9.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30万个,网页数量866亿个,网民规模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近40%.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也呼唤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发展信息服务业?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简要回答: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需要政府、公民各做些什么?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一位高三学生于2012年4月专程来到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功课落下可以补,生命只有一次”,他先救人、再补课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人们,网友亲切称他为最美中学生,称赞他在道德的高考中得了满分。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知识说明道德榜样为什么具有巨大力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