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亚当·斯密的话强调的是
              A.收入分配要均等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的稳定
              D.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2. 子贡问政,子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有
              ①不必“患寡”。要“患不均”。即使不“足食”,百姓也一样幸福
              ②要“患不均”。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③也要“患寡”。应发展经济,“足食”有利于保证社会公平和谐  
              ④不必“患均”。是否“均”是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社会“和谐指数”的主要指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 下列能够体现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上注重兼顾公平的做法是
              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
            • 5. 党中央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注重社会公平必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②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③取缔高收入,提高低收入水平     ④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 6. 材料一:




              注:幸福感的拥有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和生存状况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主观确认。
                                                ——摘自CCTV《2010年中国人幸福感调查报告》
              材料二:在今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杭州最具幸福感城市,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大多数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免费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6分)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条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途径并分析说明理由。(12分)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广东为什么要加大财政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分)
            • 7. 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C.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原则
            • 8.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两极分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9. 安徽省从2000年7月1日起,上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可达720元,增幅近三成。这表明政府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10. 材料一: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8年
              2010年
              0.21---0.27
              0.42
              0.43
              约0.51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广东省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原来的5类标准减少为4类,取消了个别市辖县和县级市标准,这主要是考虑到“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适度地提高个别市辖县和县级市标准水平,采用全市统一标准,符合区域发展变化的实际,也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请你为解决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1分)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