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成熟叶肉细胞不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终产物与无氧条件下的不同
              C.种子胚根和胚芽中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D.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2. 如图图甲是某作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该作物叶片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1)该作物叶肉细胞内能为细胞主动运输吸收K+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    (用图甲中数字表示),A表示    .图中过程⑤实现的能量转换为    
              (2)由图乙曲线中,当植物生长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时,b点向    移动.
              (3)若乙图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d点将向    方向移动.
              (4)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会使叶绿体变形,进而影响光反应过程,据此推断最可能是叶绿体的    被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
            • 3.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
              A.27℃是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B.29℃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最多
              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mg•h-1
            • 4. (2016•漳州一模)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呼吸作用吸收的O2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只考虑有氧呼吸),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呼吸底物中含脂肪.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    (大于、等于、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    ,小烧杯内加入    ,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 5. 下列有关CO2与细胞代谢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产生的CO2释放出细胞,需跨越6层磷脂分子
              B.人体细胞产生的CO2,其中的氧全部来自葡萄糖
              C.乳酸菌细胞没有线粒体,CO2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D.叶肉细胞中的CO2,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固定生成C3
            • 6. 向隔绝空气的酵母菌葡萄糖液中通入少量O2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是(  )
              ①乙醇产生速率加快 ②乙醇产生速率减慢③葡萄糖消耗速率下降 ④葡萄糖消耗速率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 下列是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与[H]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水解生成[H]的过程中释放少量能量
              B.有氧呼吸产生的[H]需要通过两层膜才与氧结合生成水
              C.光合作用产生[H]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
              D.光合作用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
            • 8. 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中,H2O中的氧全部转化到(CH2O) 中
              D.过程①和②中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 9. (2016•陕西一模)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青蒿叶肉细胞中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如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O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对问题: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O2释放速率(mg/h)0.961.732.523.243.863.12.72
              黑暗下02吸收速率(mg/h)0.460.760.981.512.453.13.29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结构乙的    上,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为保护色素,要加人的化学药品是    ,图中结构甲中嵴的作用是    
              (2)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    ,b    (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    
              (3)根据表推测,图中结构甲中酶的最适温度    (填“低于”、“等于“或“髙于”)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探究3klx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应该设计的实验是    
              (4)在3klx光照、30°C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的转移途径是    
              若每天用3klx的光照射幼苗12h,当温度为表中    °C时,幼苗生长最快.
            • 10. 下列化合物不能在人体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是(  )
              A.丙酮酸
              B.CO2
              C.ATP
              D.乳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