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要注意安全操作,加强自我保护,否则其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生殖细胞有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
            • 2. 人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红细胞形状随之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游离氨基和4个游离羧基
              B.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性状
              C.患者编码血红蛋白β链的基因碱基数量发生了改变
              D.患者细胞中携带谷氨酸的tRNA与正常人是相同
            • 3. 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表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的最可能原因是(  )
              酶的种类密码子位置
              4567
              正常酶苏氨酸(ACU)丝氨酸(UCU)缬氨酸(GUU)谷氨酰胺(CAG)
              异常酶苏氨酸(ACU)酪氨酸(UAC)丝氨酸(UCU)缬氨酸(GUU)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B.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C.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 4. (2016•东城区模拟)研究者在研究果蝇眼色的过程中,偶然获得了亮红眼色的个体.为了探明亮红眼果蝇的遗传特性,进行了下面的系列实验.
              (1)首先,研究者利用野生型果蝇(红褐眼色)与亮红眼色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后代正交(野生型♂×亮红眼♀)反交(亮红眼♂×野生型♀)
              野生表型亮红眼表型野生表型亮红眼表型
              F1256♂:281♀0290♂:349♀0
              F2155♂:144♀37♂:44♀134♂:150♀34♂:35♀
              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偶然出现亮红眼色个体的根本原因是    .从表1的杂交
              结果中可以看出,果蝇的红褐眼/亮红眼眼色性状由    对基因控制,控制亮红眼的基
              因位于    (选项“常”或“X”)染色体上,为    (选项“显”或“隐”)性基因.
              (2)已知控制正常翅/残翅的基因(B,b)位于果蝇的2号染色体,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D,d)位于果蝇的3号染色体,其中的残翅和黑檀体为突变性状.
              ①将亮红眼果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F1代均为红褐眼正常翅果蝇,将Fl果蝇与    (性状’果蝇杂交,则后代中出现4种不同的性状,且比例为1:1:1:1.
              ②而将亮红眼果蝇与黑檀体果蝇进行杂交,Fl代均为红褐眼灰体果蝇,Fl代的测交后代中也出现了4种不同的性状,但比例为9:9:1:1,其中比例较少的两种性状分别为    ,出现这两种性状的原因是    
              ③综上可以判断出,控制红褐眼/亮红眼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请在图中标出野生型果蝇控制红褐眼/亮红眼、正常翅/残翅、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应位置.控制红褐眼/亮红眼的基因如果为一对,用A/a表示;如果为两对,用A/a和E/e表示.
              (3)决定果蝇眼色的色素主要有果蝇蝶吟和眼黄素两类,果蝇的眼色是两类色素叠加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果蝇亮红眼色的出现是scarlet基因突变的结果,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负责将眼黄素前体向色素细胞转运.从该蛋白发挥作用的位置来看,它可能是一种    蛋白.与野生型果蝇相比,亮红眼色果蝇眼睛中的这两种色素含量应为    
            • 5. 以下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基因突变不能改变基因的位置和数量
              C.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基因不会发生突变
              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
            • 6.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C.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多是定向的
              D.虽然自发突变频率很低,但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7. 现有3只毛色性别不同的豚鼠(二倍体):乳白色(♀)、银色(♀)、白色(♂).乳白色、银色、白色分别由Di、Ds、Da基因控制,有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间具有相同的显性表现形式.研究者利用这3只豚鼠做了相关的遗传试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子一代子二代
              乳白色(♀)×白色(♂)全为乳白色(♀、♂)乳白色:白色=3:1
              (♀、♂中比例相同)
              银色(♀)×白色(♂)全为银色
              (♀、♂)
              银色、白色=3:1
              (♀、♂中比例相同)
              请回答:
              (1)研究发现乳白色、银色、白色基因均由黑色基因Db突变形成,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对Db、Ds、Da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见下图所示,其中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

              银色、白色性状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别是由于基因内部的碱基对    ,导致Ds、D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分别发生了        的变化.
              (2)银色、白色豚鼠杂交后代全为银色,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为    显性.
              (3)F2中出现白色豚鼠的原因是    
              (4)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的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5)为了进一步探究乳白色与银色的显性关系,可利用子一代乳白色与银色雌雄豚鼠进行单对杂交(多组),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并完成以下结果预测.若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银色为显性.
            • 8. 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录时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在RNA分子上
              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 9.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血红蛋白β肽链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代.研究发现,携带者(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状,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基因突变为b基因后,基因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发生了改变
              B.携带者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表明B基因影响了b基因的表达
              C.携带者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
              D.若镰刀型贫血症患者的父母均表现正常,则患者患病是自身基因突变的结果
            • 10. 以乙基磺酸甲酯(EMS)处理拟南芥,分离获得一株黄化突变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突变体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叶色正常型
              B.若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叶色正常型
              C.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为隐性基因
              D.若黄化基因为叶色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不能编码肽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