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表示微生物的接种实验中的一些步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接种工具的名称是 ______ ,制备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
              (2)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的原因是 ______ 。
              (3)图1示接种方法的目的是 ______ 。
              (4)分别用三个平板培养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然后在培基上打出直径为3mm的孔,并在孔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甲抗生素,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在孔的周围观察到一圈清晰区,这是抑制细菌生长所致。测量清晰区的直径(如图2所示),数据见表。
              细 菌 不同浓度甲抗生素条件下清晰区直径(mm)
              5μg/mL甲 7.5μg/mL甲 10μg/mL甲 15μg/mL甲 20μg/mL甲
              E.coli 7 10 14 16 16
              S.albus - 5 8 13 17
              B.subtilss 5 7 9 14 19
              ①比较10μg/mL甲抗生素和20μg/mL甲抗生素分别在控制Eaoh和S.abs方面的效用: ______ 。②三种细菌中对低浓度甲抗生素最不敏感的是 ______ 。
              ③有人因感染了B.sbis而患病,医生使用甲抗生素给予治疗,试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为什么用25吨/mL的甲抗生素治疗该病人是不明智的做法: ______ 。
            • 2.
              已有研究证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耐药基因能够在不同种属的乳酸菌菌株中发生转移。鉴于此,科研小组对市售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确定菌株的耐药谱,同时调查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耐药基因在这些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乳酸菌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乳酸菌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功能角度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 ______ 。
              (2)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锅内水加热煮沸后,必须 ______ ,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温度升至121℃,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 ______ 附近倒平板。
              (3)在酸奶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 ______ (至少写出两项).一般情况下含抗生素牛奶不宜制作酸奶,原因是 ______ 。
              (4)“检测乳酸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中,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培养基配制好后再分别接种 ______ 。
              (5)在统计菌落时,发现0.1mL稀释倍数为105的稀释液在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40个,则每mL样液中的乳酸菌数大约为 ______ 个。用此法测定的乳酸菌数量比实际活菌数量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 3.
              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 ______ .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 ______ .釆用影 印法培养的优点是 ______ .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 ______ (选填“菌落 A”或“菌落 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 1〜2 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 ______ 洗涤 3 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 lmL 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 15mL 融化并冷却至 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 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 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组别所含氨基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A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B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C甘氨酸天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丝氨酸D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E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 A、D 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
              ______ .
            • 4.
              在肉牛产业中,常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尿素,因其有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

              (1)图中弧线箭头上“?”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 。
              (2)进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培养后,若出现 ______ 色,说明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4)在实验中,当菌落数目稳定时,应选取 ______ 方法计数;研究者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 ______ 。
            • 5.
              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某实验小组欲从污水污染的污泥中筛选出脲酶细菌(脲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节 ______ ;接种前要进行 ______ ,这种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 。
              (2)在菌株筛选过程中,应将污泥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______ 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并加入 ______ 指示剂加以鉴别。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______ 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平板划线法。
              (3)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2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填序号)。
              ①所取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被污染    ③接种操作错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______ 处理后才能倒掉。
            • 6.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______ 和 ______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______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______ 和 ______ 。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______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 7.
              杀虫脒,又名氯苯脒,是一种有机氮农药,具有高效广谱杀虫杀螨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土壤污染,为探究能降解杀虫脒的细菌进行了以下实验。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 ______ 、水、无机盐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杀虫脒作为唯一氮源,其原因是 ______ ,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这两种方法在功能上的区别是 ______ ,此外, ______ 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______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 ______ 。培养基一般不使用干热灭菌的原因是 ______ 。
            • 8.
              如表所示配方的培养基可筛选某种细菌,该细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进而形成菌落.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lg
              MgS04•7H2O 0.2g
              葡萄糖 10.Og
              尿素 1.O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该培养基可筛选的细菌是 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2)如果从土壤中获取的样本含该细菌的数量较少,需要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请判断能否用表格中的培养基来扩大培养 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 .
              (3)如果需要对该细菌进行计数,则应用 ______ 法接种.为了确定该细菌确实属于所要分离的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指示剂.另一种接种细菌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 .该方法在操作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灼烧,目的是 ______ .
            • 9.
              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2)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选用适宜的方法接种样品:如图是利用 ______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 ______ 。
              (3)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
              ①甲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524个,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接种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______ 个。
              ②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数量比实际活菌数量要 ______ ,因为 ______ 。
              (4)乙、丙同学测定同一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47;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43、54、326,然后取其平均值141作为统计结果。请评价这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①乙同学的结果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②丙同学的结果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5)丁同学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规格为16×25,0.1mm3),统计4个中格中的细菌数,计算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为2个,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稀释倍数为103) ______ 个。
            • 10.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国家对人工游泳池水质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标准,其中一项要求水中的大肠杆菌必须≤18个/mL.某兴趣小组对学校游泳馆大肠杆菌含量进行了统计,步骤如下:(1)制备培养基。除了需要提供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物质,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______ 以及 ______ 的要求。(2)接种并计数。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该方法理论依据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 ______ 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______ (填范围)的平板进行计数。为了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需要设置 ______ 。(3)结果分析:该小组最后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