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此自矜    以:_______________

              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_____

              ③先自其足 度:_______________

              归取之 反:_____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的人。

            • 2.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乙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 反 市 罢 遂 不 得 履。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此自矜   

              以:______________                              

              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____                                    

              ③先自其足      

              度:______________                                    

              归取之        

              反:____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______________                                   

              (4)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 ______ 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 _______的人。

            • 3.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2)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岂汝先人志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1)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市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为 能 市 马。
              (2)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 5.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能尽以输官而民      赈:救济

              (2)号难治          素:一向、向来

              (3)去其桎梏而饮之      食:粮食

              (4)食            讫:终了、完结

              (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 6.

              劳山道士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 “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道,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洒何能遍给?道各觅盎盂,竞饮先酹,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今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持,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道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知而已。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1) 而与语               (2)请                 (3) 有归志                  
              (4)光 毫芒                  (5)须眉 毕见            (6) 逡巡                 

              (2) 划分句子节奏,只划一处。

              恐 娇 惰 不 能 作 苦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诸门人环听奔走。

                                                                                            

              (2)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3)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4)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 7.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qī):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在 人 间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 林 亭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络摇缀(     )   (2)以其境过(    )

              (3)悉怪石 (     ) (4)不可状  (      )

              (3) 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①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②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③,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④吾远游翼、雍⑤,然未尝⑥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⑦之言!曩⑧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⑨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⑩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邑:巷子。②叟:老头。③第:房屋,宅子,家。④向:以前。⑤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⑥尝:曾经。⑦汝:你。⑧曩:以往,过去,从前。⑨绝:横渡。⑩尚:还。

              (1) 解释加横线的实词。

              (1)略无处 阙:_____________(2)属凄异 引:_______(3)二人对 酌:_____________  

              (2)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湍绿潭      可以调琴                 B.渔者歌曰    温而知新

              C.非亭午夜分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乙翁扶之   解衣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一处。

              吾 力 尚 可 无 需 相 扶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

              (一)甲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乙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  )

               ②之,久而不去   睨:(  )

               ③我酌油知之     以:(  )

               ④先自其足      度:(  )

               ⑤归取之        反:(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何不试之以足?

                                                             

              (4)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                   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的人。
            • 10.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