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③之委积④,既芟⑤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⑥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⑦,延其槛,行其泉⑧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⑩。孰使予乐居夷⑾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

              【注】:①亟(qì):多次。②一旦款门:一天早晨来敲门。③私券:私人借据,指债务。④委积:积累,堆积。⑤芟(shān):除草,这里指开荒。⑥贸财:换钱。⑦崇其台:把台再修高些。⑧行其泉:沟通泉水。⑨潀(shōng):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⑩迥:辽远。⑾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其 清 而 平 者 且 十 亩 余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水清冽  尤:_____     ②贸财缓祸  以:_____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4) 【甲】文描写景物角度多样,如:①点面结合。如写石:“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_________”是面。②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是动。

              (5) 【甲】【乙】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请从景物的特点上和作者的情感上加以分析。

            • 2.

              【甲】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炉峰月(张岱)

              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有虎亦有道,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语亦有理,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半山嘄呼,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靿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

              [注释]①炉峰:又名香炉峰,浙江会稽山最高峰,山势较为险峻。②俟:等待。③有道:这里指有常规。④渠:它。此处指虎。⑤嘄(jiào):通“叫”。⑥苍头:奴仆。⑦火燎:火炬。靿(yào)刀:插在靴筒里的短刀。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无 ______
              与对酌 ______
              ③群有奴婢 ______
              于家 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例句:绩爱其真
              A.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而不知太守之乐乐与(《醉翁亭记》)
              C.真不知马也(《马说》)              
              D.必先苦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   相  近  结  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5)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 4.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1)下列各组句子中,斜体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顺拾桑椹/中不至 B.以白米牛蹄之/临别
              C.贼其孝/悲天 D.粮食不/智多谋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赤 者 味 酸 以 自 食。
              (3)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 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 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晏子春秋》)【注释】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辩。⑤遽:就,才。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吾 少 之 时 人 多 爱 我 者 吾 体 不 能 亲
              (2)请写出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①齐人也,坐 ______
              ②圣人非所与 ______
              ③景公辩其言,以晏子 ______
              ④虽速亦无 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
            • 6.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⑨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不亦乎                   说: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吾身                省:________________

              (3)温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

              (4)为人谋而不乎?            忠: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传/不习乎

              C.可以为/师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上文中选择一则(或一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5)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 7.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词。
              (1) 山北之塞     (        )

              (2)二小儿沙上(         )

              (3)甚矣,汝之不   (        ) 

               ( 4 )虎亦去   (         )

              (2) 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3)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2)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生 有 神 力 未 冠 能 挽 弓 三 百 斤

              (3) 宋濂求学、岳飞习射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 9.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 划分停顿节奏(划一处)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

              (2)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清涟                 ②香远清              

              ③而之不可              ④莫能            

            • 10.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 解释加下划线字。

              (1)下车之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              

              (3)不亦乎_______________(4)人不知而不 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 用 / 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划一处。

              (1)待 君 久 不 至          (2)回 也 不 改 其 乐

              (4) 下面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学时习之    B 人不知不愠      C 温故知新     D 择其善者从之

              (5) 甲文和乙文的第②章都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要_____________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