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吾 与 虞 人 期 猎 虽 乐 岂 可 不 一 会 期 哉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魏文侯与虞人猎    期:______           ②往            乃:_____               

              可不一会期哉      岂:______           ④魏于是乎强    始: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天又雨,公将焉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 请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①林 尤美                                 

              ②有翼然临于泉者 

              ③既得 泉于山谷之间                        

              ④掇幽芳而乔木 

            • 3.

              【甲】爱莲说

              【乙】习 惯 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给《习惯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3)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⑵ 来问讯      (         )

                ⑶ 其丈夫担粪灌园  (         )        ⑷ 自不如远甚也(         )

              (2) 下列选项中,划横线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屋舍俨                 见四野禾苗油油

              B.有良美池桑竹之属       老幼男女俱耘于

              C.具答                   余顾而慕

              D.不足外人道也           以此一家之中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1处)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4) 翻译下列句子。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1) 翻译句子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 曹刿和苏轼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 6.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2) 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 7.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沿 阻绝    溯: ______      ②属 凄异          引: ______
              ③不及返     顾: ______       ④岩 幔亭峰后崖也  即: 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 8.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轼武卫营②全其城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本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 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⑴饿(         )⑵(         )(3)士(         )⑷(          )

              (2) 用“/”为文句断句,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 所 为。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第二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请对此做简要说明。

            • 10.

              文言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④爱:吝惜,舍不得。

              (1)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1)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2)时时而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弦章曰 谏:_______

              (2)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如 是 而 听 之 则 臣 为 制 也 不 听 又 爱 其 死 。

              (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


              (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
              (5) [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