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的部分模式图,图2是黑色美西螈的受精卵实验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⑪]主要进行______。
              (2)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该结构主要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
              (3)图1中的A半图表示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B半图是植物细胞,因为它具有______和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______等结构。(请写编号)
              (4)图2实验(一)的结果说明______。
              (5)图2的三个实验说明:______。
            • 2.

              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及其技术的问题。

               (1)进行酒精发酵的酵母菌与醋酸发酵的醋酸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代谢方式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___________(接种方法)
              (3)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今后的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保存。(4)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从而使腐乳吃起来更加香甜。
              (5)腌白菜味道鲜美,但最好是等腌制好后再食用,未腌制成熟的白菜中,亚硝酸盐等物质的含量过高,食用后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用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3. 温热处理可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严重时会引起细胞死亡.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温热处理时,在l00min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更显著,l00min后冷却到体温(37.5℃) 后,正常体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这成为温热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为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试管若干、红细胞悬液、腹水肝癌细胞悬液、恒温箱、质膜流动性测量仪 (要求与说明:质膜流动性测量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
              ②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红细胞和腹水肝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制实验过程中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示意曲线,并直接标注实验变量.)

              (3)讨论与分析:
              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 ______ ,容易转移.从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在43℃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原因是: ______
            • 4.
              温热处理可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严重时会引起细胞死亡.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温热处理时,在l00min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更显著,l00min后冷却到体温(37.5℃) 后,正常体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这成为温热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为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试管若干、红细胞悬液、腹水肝癌细胞悬液、恒温箱、质膜流动性测量仪 (要求与说明:质膜流动性测量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
              ②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红细胞和腹水肝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______ .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制实验过程中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示意曲线,并直接标注实验变量.)

              (3)讨论与分析:
              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 ______ ,容易转移.从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在43℃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原因是: ______ .
            • 5.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_________。A、B、C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A图是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据图判断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_________。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⑤细胞分化

              (3)若用纤维素酶处理A B C三种细胞,则图中_________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

              (4)A图所示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的结构

              有_______________(写结构名称)。

              (5)上述4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肯定不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6.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S1;随后有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4)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 7.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 8.

              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在[ ]填序号,在      上填中文名称)

              (1)图中结构1是              ;图中结构7的化学成分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3)结构5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B图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是[  ]          和[  ]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6)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        ______,它与染色体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7)细胞中膜面积最大,联系最广泛的结构是[  ]            

            • 9.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含该蛋白质的线粒体会成为“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被降解。请作答。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___________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___________(“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自噬溶酶体”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特点。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________,对其检测时,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

              (4)线粒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就要开始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线粒体。研究人员将胆碱缺陷突变型脉孢菌培养在含有3H标记胆碱(一种磷脂的前体物)的培养基中,使其带上放射性3H标记,然后收集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查培养时间长短不同的细胞中同位素的分布和含量。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具有放射性的线粒体的数量____________,放射性均匀分布到新的线粒体中,并且随着分裂次数增加每个线粒体的放射性____________,证明新的线粒体是分裂而来的.

            • 10.
              如图是几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甲乙丙丁为生物界常见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细胞,具有成型细胞核的是 ______ ,具有核糖体的是 ______ .
              (2)甲细胞能否发生光合作用? ______ (是/否).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 ______ (物质).
              (3)若某研究小组研究细胞“丁”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装置:装置A中1号瓶的作用是 ______ .装置A中3号瓶和装置B中5号瓶除了用澄清石灰水鉴定反应产物之外,还可以使用 ______ ,该溶液遇到相应反应产物时的颜色变化是 ______ .
              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3号瓶子浑浊,5号瓶子不浑浊,则细胞“丁”的呼吸方式是 ______ .
               ②若3号瓶子浑浊,5号瓶子也浑浊,则单细胞生物“丁”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______ .
               ③若3号瓶子不浑浊,5号瓶子浑浊,则细胞“丁”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如需进一步确定产物,需要取 ______ 号瓶中的溶液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若该产物真的存在,会产生的颜色变化是产生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