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下方表示细胞内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囊泡中包裹的物质一定是大分子
              B.囊泡中包裹的物质没有穿过质膜
              C.变形虫摄食过程与此过程相同
              D.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 2. 下列没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
              A.一杯清水中加入食盐变咸
              B.红细胞在水中破裂
              C.植物细胞在盐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D.红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收缩
            • 3. 如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
              B.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 4. 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5. 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F、G为两个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与F相比,G体积较大.二者置于盛有液体甲的大容器内,最初两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两种液体的浓度梯度顺序为甲>乙.在图2中能显示今后一段时间F和G所接玻璃管内液面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 6.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涨破,不透明的红细胞 稀释液变成红色透明,这种现象称为溶血.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是否也会发生溶血呢?请根据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人红细胞稀释液(红细胞形态正常);与人红细胞稀释液等渗的NaCl、NH4Cl、NH4Ac(醋酸氨)、NaNO3溶液;蒸馏水;试管等.
              (1)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等分成5组,每组试管中加人的成分应 ______
              ②在蒸馏水和4种等渗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人红细胞稀释液,观察计时从加入人红细胞稀释液开始到试管液体变 ______ 为止.
              ③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2)实验结果与分析;
              物质 蒸馏水 等渗溶液
              NaCl NH4C1 NH4 Ac NaNO3
              溶血时间/min 1.00 不溶血 9.67 7.65 不溶血
              ①实验表明,人红细胞对的NH4+通透性 ______ 对Na+的通透性.
              ②在含NH4+的等渗溶液中,发生溶血的原因是 ______
            • 7.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1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2 同上 加入甲药物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3 同上 同上 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4 同上 加入乙药物 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1)由实验1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 ______
              (2)由实验2、3及其现象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 ______ ,据此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 ______
              (3)由实验2和3可知甲药物的作用 ______
              (4)实验4中加入乙药物后,除了表中现象外,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没有受到影响,乙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 ______ 的作用.
            • 8. 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死亡),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渗透作用依然进行
            • 9.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离子是(  )
              A.Cl-
              B.Mg2+
              C.K+
              D.Na+
            • 10. 将生活的正常成熟植物细胞放入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能力的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