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某噬菌体DNA分子片段上含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已知:亮氨酸的密码子有CUU、CUC、CUA、CUG;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有AUU、AUC、AUA;缬氨酸的码子有GUU、GUC、GUA、GUG;终止密码有UAA、UAG、UGA )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对实验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2)a链中相邻碱基由______________连接。在对DNA分子稳定性研究时,请推测基因_________(P/Q)的耐热性更强。若该噬菌体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则基因P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______个。

              (3)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_______,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是否发生改变?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基因P转录时以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

            • 2.

              图甲、乙为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细胞中某些生理活动的实验,图丙为一生理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实验模拟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所示过程在细胞内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

              (3)碱基①②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碱基④⑤⑥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4)要完成图乙所示过程,除图中的条件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3.

              图为DNA的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发生在期_____。所需的原料为__________。

              (2)②过程称为__________。需要________酶催化。

              (3)③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原则。

              (4)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的特点。

              (5)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4次,问:含14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______。含15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_______。

            • 4.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豌豆(2n)一个细胞周期(G1、S、G2、M分别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DNA含量变化、培养液中不同碱基利用速率的曲线和豌豆生活史。己知豌豆体细胞中含有7对染色体,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装片的制作过程依次是:解离、__________、染色、制片。在观察时如果视野中染色体颜色较浅,应将光圈适当____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根据甲图判断,视野中观察到的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最多。处于M期时,豌豆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组。

              (2)乙图中,b曲线的峰值出现在甲图中的__________期。利用碱基U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叫__________。

              (3)丙图中,能进行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__过程。

              (4)若将豌豆根尖分生区细胞7对染色体DNA全部用3H标记,然后在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两次连续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最多可以有__________条含放射性的染色体。

            • 5. 用EcoR I完全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B形成的重组质粒(EcoR I在目的基因和质粒上的酶切位点如上两图所示),则进行电泳后观察可出现长度为1.1 kb和________kb,或者分别是________kb和________kb两个片段。
            • 6.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乙图可知,结构7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3)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________。

              A.1/2 B.1/2n-1              C.1/2n      D.1/2n+1

            • 7.

              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s、7s、15s、30s、60s、120s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__________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1推测,DNA复制时除需要解旋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酶。

              (4)图2中,与60s结果相比,120s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A、B表示的是结构或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①过程的方式是_____,该过程中与胸腺嘧啶碱基互补配对的碱基是_____。


              (2)参与③过程的A的结构名称叫________。


              (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若该过程中携带第8号氨基酸的tRNA的反密码子为UGG,则该氨基酸为_____(色氨酸UGG、苏氨酸ACC、精氨酸AGG)。

            • 9.

              如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2)图中1、2、6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8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4)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 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若4是胞嘧啶,则3是

              (5)上述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

              A.脱氧核糖、核糖和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核苷酸、碱基和磷酸

              (6)基因D与d的根本区别是 ( )

              A.基因D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d能控制隐性性状

              B.基因D、基因d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

              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7)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靠氢键相连,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10.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_________期,催化过程②的酶是____________。

              (2)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3)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