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奇从纯合红眼的果蝇种群中发现一只缺刻翅的变异雌蝇,为研究该变异类型,布里奇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该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下一代雌性缺刻翅、正常翅各一半,雄性只有正常翅,且雌雄比例为2:1.布里奇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假设一:缺刻翅是由一种伴性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缺刻基因使雄性    
              (2)布里奇又用该缺刻翅红眼雌蝇同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其子一代情况如下:
              ①F1缺刻翅雌蝇都是白眼.
              ②雄蝇中无缺刻翅.
              ③雌雄比例为2:1.
              若用假设一解释①现象,F1缺刻翅雌蝇的眼色应为    ,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布里奇又做出了假设二:缺刻翅这种变异并非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是发生了    变异,使    基因消失.含有这种变异的雌性个体在杂合状态下    (能/不能)生存,含有这种变异的雄性个体    (能/不能)生存.
              (3)上述两种假设可以通过    观察,最终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 2. 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将这只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到F2,其中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1:1.
              (1)组成金色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隐性性状是    ,由F2中个体表现型可知,控制金色的基因不会位于    染色体上或只存在于    染色体上.
              (3)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确定金色基因的位置,在排除了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做了以下的预案,请予以完善.
              ①从F1中选取白色雌鼠与金色雄性小鼠进行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个体的表现型为    
              ②选取表现型为    的母本与表现型为    的父本(不来自F1和F2)交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确定金色基因的位置.
              结果预测与结论:
              a.    
              b.    
            • 3. 某野鼠种群具有直尾与卷尾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该种群随机交配的子代中,直尾个体与卷尾个体数量相等.请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基因频率.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二、基因通过控制    以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3)为探究该鼠的直尾与卷尾性状是否为伴X染色体遗传.可采用实验一:多对雄性直尾鼠与雌性卷尾鼠交配,还应釆用实验二:    交配.若    ,则可初步判定直尾与卷尾性状为伴X染色体遗传,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
            • 4. 家蚕是二倍体,雄蚕性染色体为ZZ,雌蚕性染色体为ZW.
              (1)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为白色;而基因b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该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    定律,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    
              (2)家蚕中D、d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Zd配子有活性,但个体基因纯合致死.    (能或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雄性.原因是    
            • 5. 某种鸟类(2N=76)为ZW型性别决定,性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问题:
              (1)雄鸟体细胞中最多含有    条Z染色体.对该种鸟类进行核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亲代基因型为    ,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     _.
              (3)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

              ①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断,A/a和B/b所在染色体的关系为    .能够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    
              ②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将F2全部斑点羽毛个体放归自然界多年后,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6. 果蝇的体色中的黄与黑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中的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 让体色、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交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的比例如表所示.
              黄毛红眼黄毛白眼黑毛红眼黑毛白眼
              雌蝇
              6
              16
              0
              2
              16
              0
              雄蝇
              3
              16
              3
              16
              1
              16
              1
              16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控制体色的基因B、b位于     (常/X染色体)上.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子一代个体中,黑色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3)若不考虑体色性状的遗传,子一代中全部的红眼雌果蝇产生卵子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Xd配子所占的比例为    
              (4)若让纯合黄毛与纯合黑毛杂交,所得的后代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型完全一致,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    
            • 7. 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表是两组杂交实验:
               组别 子代性别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甲 
              1
              8
               
              1
              8
              1
              8
               
              1
              8
               
               0 0 
              1
              2
               乙 0
              3
              8
               
              1
              8
               
               00 
              1
              2
              (1)仅根据    组的杂交结果,睞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文可判断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只考虑体色的遗传,则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3)若甲组的两亲本体色均为黑色,则两亲本(涉及体色和眼色两对基因)的基因型分别是        
              (4)-个基因型为AaXBXb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车了两次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其他变化均为正常进行,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型AaXbXb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5)此种昆虫喜欢捕食的某种植物有宽叶(显性)和狭叶(隐性b)两种叶型,B、b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为了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杂合的宽叶雌性与狭叶雄性杂交,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①若后代中    ,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②若后代中    ,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
            • 8.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
              a
              B
              b
              )控制,在基因A(a)或(
              B
              b
              )控制的酶的作用下,该植物花色表现为多种.现有4个纯合品种:2个红花植株甲和乙、1个黄花植株、1个白花植株.用这4个品种作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甲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黄花:白花=12:3:1
              实验2:乙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白花=3:1
              实验3:乙X黄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黄花:白花=12:3: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写出实验3中F2黄花植株的基因型:    
              (2)若实验1中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预计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3)如果将实验2中F2的所有红花植株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F2中表现型及比例是    
              (4)如图1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示意图,片段I为同源区段,有等位基因.II1、II2为非同源区段.若该植物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该植物杂交.则:

              ①若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推测D、d基因可能位于    片段.
              ②若X染色体上有与致病基因相关的等位基因,请在图2方框中写出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的杂交过程遗传图解.
                  
            • 9. (2016•四川模拟)小鼠的毛色由-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尾巴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将一只黑色弯曲尾雄鼠与一只黑毛正常雌鼠进行多次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统计如下表,请回答:
              父本母本F1代雄性(♂)F1代雌性(♀)
              黑毛
              弯曲尾
              黑毛
              正常尾
              黑毛正常尾白毛正常尾黑毛弯曲尾白毛弯曲尾
              45144415
              (1)小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正常尾相对于弯曲尾为
                  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上表中母本的基因型是    .F1代黑毛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有    种,这些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科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人到F1代弯毛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该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但在小鼠体内要抑制B基因的表达,而对b基因的表达无影响.为确定该DNA片段的插入点是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哪个位置,可让该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鼠杂交,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注: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将导致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子代正常尾:弯曲尾=    ,且雌雄比例为1: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甲位置.
              ②若子代    ,且雌雄比例为1: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乙位置.
              ③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丙位置.
              ④若子代    ,则该DNA片段的插入点在丁位置.
            • 10.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阶段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请回答:
              (1)孟德尔运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首先在观察豌豆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了问题;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对    现象和    现象进行解释的假说,并进行了演绎推理;巧妙设计了    实验,检验了演绎推理的结论.
              (2)在孟德尔之后,萨顿运用    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出假说的理由是    .请你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出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是    
              (3)请用假说-演绎法对果蝇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①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一种假说.    
              ②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是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    .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思路是    .如果子代出现的表现型是    ,比例分别是    ,则假说是正确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