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使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 2.

              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将这只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F1个体间随机交配,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雌鼠∶白色雄鼠∶金色雄鼠=2∶ 1∶ 1。请分析回答:

              (1)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

              (2)F2中的金色小鼠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有人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a.金色雌鼠不能存活。

              b.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c.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d.控制金色的基因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①甲同学认为可排除a,理由是: F2代中雌鼠的个体总数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也可排除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控制金色的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为你提供纯合的白色雄鼠、白色雌鼠、金色雄鼠、金色雌鼠作为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金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金色基因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3.

              果蝇的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将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进行下表中的杂交实验:

              组合

              亲本

              子一代(F1)

              组合一

              翻翅×正常翅

              翻翅∶正常翅=1∶1

              组合二

              翻翅×翻翅

              翻翅∶正常翅=2∶1

              据表可知,基因A决定的性状为____。在组合二的F1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致死。若组合二中的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 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只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则灰体和黑檀体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亲本基因型为_____。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比例为____。 

              (3) 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50只,其中红眼雌雄果蝇皆为45只,已知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为15只,则r的基因频率为____。 

              (4) 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F1群体中发现一只基因型为XrXrY的白眼果蝇,则出现该果蝇的原因是形成____(选填“精子”或“卵细胞”)时,减数第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出现了分配异常。 

            • 4.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问题:

              (1)已知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实验室有此纯合的高茎和矮茎植物,某同学想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的部分内容,请补充完善。

              选取纯合高茎植物和纯合矮茎植物作为亲本,进行___________,若结果是________,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结果是________,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已知控制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实验室现有有繁殖能力的纯合的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某同学想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的部分内容,请补充完善。选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若____________,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显性性状;若______________,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隐性性状。

            • 5.

              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其中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甲、乙、丙、丁四只纯种果蝇做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故常用于遗传学研究。
              (2)根据实验一表明,由B控制的性状为______身,F2中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
              (3)根据实验二分析,R、r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F2中的深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F2的灰身雄蝇中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
            • 6. 为了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多选)。

              A.禁止近亲结婚   B.遗传咨询      C.产前诊断        D.适龄生育

            • 7. 央视曝光的“速生鸡”(一种白羽鸡)又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舆论漩涡。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已知正常白羽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中一个6Kb(千碱基对)片段在矮小型鸡中仅为4.3Kb,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若正常白羽鸡该基因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15%,则该基因连续复制三次至少需要_______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①鸡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_条染色体;
              ②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注:WW的个体无法成活)
              (3)某饲养场的火鸡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R、r的控制。正常雄性和白化雌性火鸡交配,F1代全部正常,F1随机交配,F2代火鸡中正常雄性123只、正常雌性59只、白化雄性0只、白化雌性62只,则F2代产生的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如果一只正常的公鸡与一只白化的母鸡交配,后代中没有雄性个体,而正常雌性:白化雌性=1:1,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并且那只公鸡的双亲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8.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下图,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结合上述实验,在框内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配子,表现型,比例)。

              (3)选用上述果蝇中的非裂翅(♀)与______(♂)进行杂交,通过一次试验即可判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________;若是伴X遗传,后代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 9.

              摩尔根在连续多代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此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获得F1, 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性状分离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将F2中的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应有两种性状分离比,有一种是子代全为_________;另一种红眼雌性: 白眼雌性: 红眼雄性: 白眼雄性=__________。

              (2)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测交,子代雌、雄果蝇表现型是: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但上述测交子代中约每2000个子代中总会出现例外的一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为解释实验结果,研究者提出以下观点:

              ①例外白眼雌蝇染色体组成是XXY(可育), 例外红眼雄蝇染色体组成是X0(无Y染色体)。

              ②例外白眼雌蝇(XXY)减数分裂时, 可能是两条X染色体联会后分离,Y随机移向一级,也可能X染色体与Y联会后分离,另一条X随机移向一级。

              ③异常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表现关系如下:

              性染色体组成

              XXX

              XXY

              XO

              XYY

              YY

              表现性别

              致死

              雌性

              雄性

              雄性

              致死

              依此观点回答问题:

              a:请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角度解释产生例外白眼雌蝇的可能原因________。

              b:白眼雌蝇(XXY)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子代中表现为红眼的雌果蝇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子代中表现为白眼的雄果蝇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

            • 10. Ⅱ-10和Ⅱ-11欲再生育一个孩子,可先进行____________,从而估计CMT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