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在实验室中以果蝇为材料作了如下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基因用B、b表示):
              实验一:

              (1)从实验一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________性。

              (2)若让实验一中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雄蝇有________种基因型,雌蝇中纯种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观察中发现,实验一F3的后代果蝇中有一只白眼雌蝇,以该白眼雌蝇为亲本进行实验二。

              实验二:

              再让实验二中的F1果蝇随机交配,其F2中,不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那么F2代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果蝇的白眼变异一定是有关基因中的________发生变化引起的。

            • 2.
              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 ______ (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 .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为 ______ .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实验设计思路:
              选取甲、乙后代的 ______ 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 ______ ,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②若 ______ ,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 3.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均转变成为7-乙基鸟嘌呤.请在答题卡相应方框的空白处,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______
              (2)水稻矮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后仍表现为高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杆植株.请简述该矮杆植株形成的过程:高杆基因经处理发生 ______ 突变,自交后代(或F1)因 ______ 出现矮杆.
              (3)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对转换成A-T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
            • 4.
              金鱼易于饲养,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很受人们喜爱.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条雌性金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眼型都不同.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 ______ .
              (2)让 (1)中的异型眼金鱼与正常眼雄金鱼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型眼雌:异型眼雄:正常眼雌:正常眼雄=1:1:1:1.此结果说明该异型眼金鱼为 ______ (纯合子/杂合子), ______ (可以确定/无法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金鱼躯体的透明程度受常染色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观察发现,(2)中F1的躯体均为半透明,现选取其中半透明异型眼雌雄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子代表
              现型
              性别
              透明
              异型眼
              透明
              正常眼
              半透明异型眼 半透明正常眼 不透明异型眼 不透明正常眼
              雌性 0 0 0
              雄性
              ①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______ 定律,控制异型眼的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
              ②产生表中结果的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 .
              ③若选取F2中透明异型眼和半透明异型眼个体随机交配,其后代雌性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______ .
            • 5.
              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UBE3A蛋白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如1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由此可知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P53蛋白积累量较 ______ .检测P53蛋白的方法是 ______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 ______ (细胞器)来完成的.
              (2)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 ______ ,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 ______ 方的UBE3A基因发生 ______ ,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 ______ 性.
              (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该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几率是 ______ (不考虑基因突变,请用分数表示).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家族中的XLA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两点原因: ______ .
            • 6.
              有一个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一突变区段(用XCIB表示)该突变区段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并使果蝇表现为显性棒眼,且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即XCIBXCIB,XCIBYCIB引起果蝇在胚胎时死亡.凡带有该突变区段X染色体的雌果蝇,均可从棒眼性状上加以辨认,而正常果蝴X染色体无此突变区段(用X+,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突变区段XCIB可从亲代 ______  (填“雌”或“雄”)果蝇遗传而来,也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 ______ (填“雌”、“雄”或“雌、雄”) 果蝇中.
              (2)利用该突变区段可以检闻出正常果蝇X染色体上任何基因发生的隐件突变.现有一只经辐射诱变处理的正常雄果蝇,不知其X染色体上是否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让该雄果蝇与棒眼雌果蝇杂交得到将F1,再将F1中雌眼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F2
              ①若F2中雄果蝇表现均正常,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 ______ .
              ②若F2中雄果蝇表现为某种新的性状,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 ______ .
              ③若F2中没有雄果蝇出现,该雄果蝇X染色体 ______ .
            • 7.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经基因突变引起的,病因如图.

              (1)镰刀型红细胞对人体有危害的性状,患者表现为发育不良,关节、腹部和肌肉疼痛等,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的特点.该突变是因发生了碱基对 ______ 而引起的.由图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_ .
              (2)图中②表示遗传信息表达的 ______ 过程,此过程涉及了 ______ 类RNA.
              (3)一对夫妇均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受B、b基因控制),且色觉正常(A、a基因控制).当妻子怀孕后经诊断发现怀了一个既患镰刀型贫血症、又患红绿色盲(红绿色盲由a基因控制)而儿子,由此判断出妻子的基因型是 ______ .若这对夫妇再怀孕,胎儿既患镰刀型贫血症又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______ .
              (4)这对夫妇欲再生育时,医生通过产前基因诊断等技术,帮助该夫妇获得健康孩子.对胎儿进行镰刀型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常采用 ______ (方法)从羊水中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检测.
            • 8.
              研究者在研究果蝇眼色的过程中,偶然获得了亮红眼色的个体.为了探明亮红眼果蝇的遗传特性,进行了下面的系列实验.
              (1)首先,研究者利用野生型果蝇(红褐眼色)与亮红眼色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后代 正交(野生型♂×亮红眼♀) 反交(亮红眼♂×野生型♀)
              野生表型 亮红眼表型 野生表型 亮红眼表型
              F1 256♂:281♀ 0 290♂:349♀ 0
              F2 155♂:144♀ 37♂:44♀ 134♂:150♀ 34♂:35♀
              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偶然出现亮红眼色个体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从表1的杂交
              结果中可以看出,果蝇的红褐眼/亮红眼眼色性状由 ______ 对基因控制,控制亮红眼的基
              因位于 ______ (选项“常”或“X”)染色体上,为 ______ (选项“显”或“隐”)性基因.
              (2)已知控制正常翅/残翅的基因(B,b)位于果蝇的2号染色体,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D,d)位于果蝇的3号染色体,其中的残翅和黑檀体为突变性状.
              ①将亮红眼果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F1代均为红褐眼正常翅果蝇,将Fl果蝇与 ______ (性状’果蝇杂交,则后代中出现4种不同的性状,且比例为1:1:1:1.
              ②而将亮红眼果蝇与黑檀体果蝇进行杂交,Fl代均为红褐眼灰体果蝇,Fl代的测交后代中也出现了4种不同的性状,但比例为9:9:1:1,其中比例较少的两种性状分别为 ______ ,出现这两种性状的原因是 ______
              ③综上可以判断出,控制红褐眼/亮红眼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请在图中标出野生型果蝇控制红褐眼/亮红眼、正常翅/残翅、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应位置.控制红褐眼/亮红眼的基因如果为一对,用A/a表示;如果为两对,用A/a和E/e表示.
              (3)决定果蝇眼色的色素主要有果蝇蝶吟和眼黄素两类,果蝇的眼色是两类色素叠加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果蝇亮红眼色的出现是scarlet基因突变的结果,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负责将眼黄素前体向色素细胞转运.从该蛋白发挥作用的位置来看,它可能是一种 ______ 蛋白.与野生型果蝇相比,亮红眼色果蝇眼睛中的这两种色素含量应为 ______ .
            • 9.
              现有3只毛色性别不同的豚鼠(二倍体):乳白色(♀)、银色(♀)、白色(♂).乳白色、银色、白色分别由Di、Ds、Da基因控制,有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间具有相同的显性表现形式.研究者利用这3只豚鼠做了相关的遗传试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乳白色(♀)×白色(♂) 全为乳白色(♀、♂) 乳白色:白色=3:1
              (♀、♂中比例相同)
              银色(♀)×白色(♂) 全为银色
              (♀、♂)
              银色、白色=3:1
              (♀、♂中比例相同)
              请回答:
              (1)研究发现乳白色、银色、白色基因均由黑色基因Db突变形成,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特点.对Db、Ds、Da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见下图所示,其中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

              银色、白色性状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别是由于基因内部的碱基对 ______ ,导致Ds、D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分别发生了 ______ 、 ______ 的变化.
              (2)银色、白色豚鼠杂交后代全为银色,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为 ______ 显性.
              (3)F2中出现白色豚鼠的原因是 ______ .
              (4)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的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
              (5)为了进一步探究乳白色与银色的显性关系,可利用子一代乳白色与银色雌雄豚鼠进行单对杂交(多组),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并完成以下结果预测.若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银色为显性.
            • 10.
              研究人员发现,与水稻增产密切相关的基因d在水稻的氮肥高效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尤其在水稻生殖发育期对氮的吸收和利用率提高,而其等位基因D(D对d完全显性)却表现出对氮低效利用.现有一批对氮低效利用的纯合子水稻甲,经过连续种植偶然发现一株水稻乙,对其进行自交后发现,子代均表现出对氮高效利用.请问答下列问题:
              (1)氮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元素,在光合作用中主要作用有 ______ (举两例).
              (2)水稻乙的基因型为 ______ ,在该封闭环境中,水稻甲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______ .
              (3)D、d基因都与G蛋白(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编码相关,但G蛋白活性有差异,根本原因是 ______ .
              (4)研究人员为了提高水稻对氮的高效利用,选取一批对氮低效利用水稻进行诱变处理,仅发生一种遗传变异,得到一株对氮高效利用水稻丙,对其进行 ______ 分析,并与水稻甲进行针对性比较,得到如图(序号分别表示1号、2号、3号、4号染色体).

              该育种方式为 ______ .通过比较可知,诱变导致 ______ ,从而使D基因丢失(用“D-”表示).已知该变异会导致花粉不育,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水稻丙自交过程(请写出配子).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