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    ,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    (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    .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    
              (5)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        共同进化的过程.
            • 2.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美国科研人员对一种名叫虹鳉的淡水小鱼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他们把天然的虹鳉鱼放养在一条瀑布的河流上游,该水域没有其天敌.而在瀑布以下的河流下游,也生活着天然的虹鳉鱼,这段河流中有其天敌.8年后,上游的虹鳉鱼发生了进化,在每一个生殖周期内将繁衍出数量更少、个头更大的后代,而下游虹鳉鱼这种变化并没有发生.
              (1)上游虹鳉鱼繁衍的后代数量减少、体型增大的变化是    的结果.
              (2)上游虹鳉鱼繁育后代较少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后代死亡率较低                     B.后代个头较大
              C.雌性虹鳉鱼生殖中投入的资源较少     D.上游虹鳉鱼无生存斗争
              (3)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虹鳉鱼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上游中每个虹鳉鱼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上游虹鳉鱼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D.不同生存环境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E.上下游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如表为虹鳉鱼一组体色基因在上下游种群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上游种群(个)下游种群(个)
               XX50008000
               XYa36004500
               XYb4000
               XYc10003500
              (4)计算基因b在上游种群中的频率    
              (5)据表比较上下游虹鳉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    
            • 3.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问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
              (1)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正常环境下,残翅(v)果蝇难以生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V)果蝇成为该种群中的常见类型,残翅果蝇则很少.该进化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其进化实质是    
              上海市郊结合部有一块荒地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改造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表为改造前后的植被变化.
               植物种类 覆盖率 群落中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3)表中植物优势种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得到,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各种植物的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4)可见植物丰富度    (改造前/改造后)更大;从优势种的变化可以推测改造后的无机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4.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后,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
              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
              (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2)19世纪,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3)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4)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 5.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
              材料2.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
              材料3.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
              材料4.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
              (1)材料1说明生物存在着    现象,而且是    (填“定向”或“不定向”).
              (2)材料2说明这些桦尺蠖是属于    物种,黑色是    性状,是由    基因控制的.
              (3)材料3说明这是    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    来实现的.
              (4)材料4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    使物种    定向改变.
              (5)由上面分析可知        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决定生物进化定向.
            • 6.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体细胞中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等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主要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突变/基因重组)而形成的.
              (2)随机从种群中抽取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A的基因频率为    
            • 7. 【研究背景】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减少畜禽机体对抗有害微生物的消耗,降低畜禽机体感染疾病概率,故而被养殖场广泛使用.但是饲料中添加使用抗生素不当会直接危害人体和畜禽的健康.我国科学家耗费多年心血研发的专利“无抗生素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实现了生鸡的全程无抗生素饲养.这项技术被誉为“饲料工业的一场革命”,用这种发酵饲料喂养的鸡被称为“无抗鸡”.
              【实验原理】据研究表明,饲料中使用某种特定的芽孢杆菌能促使酵母菌和乳酸菌大量繁殖,占数量优势,同时有效杀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有害菌.随着酵母菌、乳酸菌生长代谢,饲料中一些大分子物质不断被降解,一些小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饲料营养价值得到提升.
              【实验设计】
              实验组别(X)添加的成分实验变量(Y)
              Y0Y1  Y2  Y3
              对照组(X1)饲料无菌水生产用菌粉
              实验组(X2)饲料外源芽孢杆菌生产用菌粉
              【实验结果】

              (1)在包装好的饲料包中,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制成的生产用菌粉中首先增殖的微生物、pH的变化趋势是 
              A.酵母菌 上升   B.酵母菌  下降       C.乳酸菌 上升   D.乳酸菌  下降
              (2)在本实验中,若Y0为实验前各菌种的数量,那么Y1、Y2、Y3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证明了 
              【实验扩展】
              (4)若想进一步了解饲喂该发酵饲料与原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对鸡的生长速度的影响,需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项目并按实验的先后排序(可重复) .
              ①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鸡若干,分组     ②生长状况相似的母鸡若干,分组
              ③测量各组鸡的平均体重             ④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发酵饲料
              ⑤分别饲喂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⑥分别饲喂普通饲料、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⑦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
              (5)青霉素能杀灭细菌的原理是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原因是
            • 8.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
              ①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
              ②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的变异则逐渐  ,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④这个种群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为什么?
            • 9.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 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突变、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 10. 如图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同的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图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回答:
              (1)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为:生物朝着的方向发展.
              (2)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E的形成 
              (3)物种C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5年后,该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解释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