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升高血糖浓度和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其分泌过程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具有该作用的激素还有    
              (2)在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与反馈调节过程中,作用于垂体的激素有    .临床上常通过抽血化验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其原因是腺体所分泌的激素    
              (3)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某学者进行了如下实验:用LPS(抗原)刺激在体外培养的小鼠B细胞,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    ;若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并重复上述实验,发现B细胞不能进行增殖、且对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利用受到抑制,说明糖皮质激素通过    而影响了B细胞的增殖.因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        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 2. 促甲状腺激素能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量,同时其自身含量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为了验证上述结论,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料料:15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雄兔,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1)实验思路:
              ①将15只雄兔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每只兔注射等量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乙组    ,丙组    
              ③待实验兔安静后,在相同条件下定时连续测定甲组每只兔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乙组的促甲状躲激素含量、丙组的甲状腺激素含量.
                  
              (2)结果预测:设计不同坐标系,以曲线形式预测乙、丙的实验结果.    
              (3)促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形成和分泌外,还具有    功能.
            • 3. 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共测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 如表:
              表一
              25℃0℃25℃
              起始123456789
              A0.45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
              B0.31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
              C0.23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
              (1)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进入0℃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哪项生理指标:    
              (填表中字母),它代表的是    
              (2)实验过程中,能直接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表中字母),能调节小鼠散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表中字母).
              表二
              产热量散热量耗氧量肾上腺素含量体内酶活性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变
              (3)与25℃相比,小鼠在0℃条件下表二选项中符合事实的是    
              (4)实验中若破坏小鼠的下丘脑,与正常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还可能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①生长发育情况;    ②尿量的多少;    ③精神萎靡与否;
              A.仅能观察①B.仅能观察②
              C.仅能观察③D.①②③都可以做为观察指标
              (5)若将一只青蛙从25℃环境移至0℃环境中,一段时间内,青蛙的产热量    (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
            • 4. 图甲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血糖调节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风来袭时,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后图甲中的物质    (填字母)分泌量会增加,其中物质    (填字母)的靶细胞是体内所有细胞,它能提高细胞    ,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2如果用物质c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    (填字母)会大量减少,因为物质c会    分泌相关激素.
              (3)正常人体血糖含量为0.8~1.2g/L时,如果长时间的运动就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此时图乙中的    物质就会增加(填字母),以促进机体内的    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 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原因是    
              (5)在图甲和图乙中,具备两种激素受体的器官依次是    ,在图甲中这两种激素的作用表现为    作用.
            • 5. 研究者用大鼠进行系列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鼠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    ;进食几小时后,血糖浓度下降,腴岛    细胞的活动加强.
              (2)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糖代谢、升高血糖的作用.给实验鼠一次饲喂大剂量甲状腺激素,实验鼠血糖浓度迅速升高,甚至出现糖尿,但随后又快速降低.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    作用.
              (3)给成熟的大鼠连续注射一定剂量的胸腺素,大鼠体内T淋巴细胞明显增加,说明胸腺素有增强    免疫的功能.T细胞由    增殖分化而成,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是    (写出其中两项).
              (4)青春期胸腺的发育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退化,这是胸腺细胞    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    
            • 6. 某甲亢患者临床检查得到如表所示血液化验单.
              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
              游离的甲状腺激素18.88pmol/L7.86~14.41
              促甲状腺激素0.02µIU/mL0.34~5.60
              请回答问题:
              (1)由于该患者血液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通过    调节,抑制了    的分泌活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    正常值.
              (2)甲状腺激素作为    分子作用于靶细胞.与正常人相比,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导致靶细胞的    过快,从而引发多种症状.
            • 7. 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共测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
              表一:
              25℃0℃25℃
              起始123456789
              A0.45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
              B0.31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
              C0.23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
              (1)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进入0℃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哪项生理指标:    (填表中字母),它代表的是    
              (2)实验过程中,能直接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表中字母),能调节小鼠散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表中字母).
              (3)与25℃相比,小鼠在0℃条件下表二选项中符合事实的是    
              表二:
              产热量散热量耗氧量肾上腺素含量体内酶活性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变
              (4)实验中若破坏小鼠的下丘脑,与正常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还可能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①生长发育情况;    ②尿量的多少;    ③精神萎靡与否;
              A.仅能观察①B.仅能观察②
              C.仅能观察③D.①②③都可以做为观察指标.
            • 8. 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同,但二者又能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请据回图回答:

              (1)图示模式是生命系统的    调节机制.
              (2)图中A物质是    ,B物质是    
              (3)垂体是A物质作用的靶器官,其细胞表面有识别并结合A的专一性    ,发挥作用后,物质A将被    
            • 9. (2016•南昌一模)给实验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    (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当胰岛素浓度为40u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    (填“会”或“不会”)维持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胰岛素    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胰岛素,以维持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动态平衡.
              (2)蛋白酶能水解胰岛素,试写出蛋白酶与胰岛素发挥作用的共同特点:    (写出其中的一项).
              (3)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    
            • 10. (2016•宁波校级一模)甲状腺素(简称T4)不仅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实验动物反应敏锐.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甲基异噻唑啉酮(简称MIT,一种防腐剂)对蝌蚪的神经系统有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这两种物质对蝌蚪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材料:甲状腺素片,MIT制剂,直径20cm的玻璃培养缸4个,研钵,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清水,电表,停表.
              (1)将体长2cm~3cm    的40尾健康蝌蚪随机均分在4个玻璃培养缸中,缸内放入3L的    
              (2)其中A缸不加任何药物作为对照;B缸加入120mg的甲状腺素片;C缸加入30mg的MIT制剂;D缸加入    
              (3)每两天换水一次,连续饲养20天后,从下向水缸的底部一半照射一定强度的光束,蝌蚪会出现避光行为,观察、记录    ,记为a、b、c、d,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后续实验: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饲养20天后,所有蝌蚪都发育为成蛙.再分别剥离A、C两组成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在M处给予适宜的刺激,甲、乙电表将检测到电位变化,现分别记录从开始刺激到电表甲、乙出现电位变化所需的时间,记为T1、T2.该后续实验的目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