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实验,图甲为获得的实验结果,图乙是酵母菌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M点的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C.图乙中X为丙酮酸,通过两层磷脂分子进入线粒体被利用
              D.酵母菌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酒精浓度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等
            • 2. 下列实验中,既要保持活细胞状态又需要染色和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状况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D.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3. (2016•陕西校级模拟)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和E 共5组实验,用1 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组A  B  C DE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4.00.8
              培养液体积/%2008002001000800
              (1)预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增长曲线是    型曲线,具体的计数方法是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    
              (3)E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E组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6)当往D瓶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O2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    
            • 4. 恰当选择实验材料有助于获得科学的结论,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以病毒为材料探究培养液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
              B.以花生种子匀浆为材料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C.以高等动物的睾丸为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D.以兔的血液为材料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 5. 图甲表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乙是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大小的动态变化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酵母菌可产生CO2的场所是②、③,产生酒精的场所是③
              B.培养酵母菌的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C.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P点以后酵母菌数量下降只与酒精浓度有关
            • 6. 下列关于显微镜观察类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什法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都在染色前用盐酸处理过材料
              C.观察被染成篮绿色的线粒体和质壁分离的过程都需在活细胞状态下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实验中,待酵母菌沉降到到计数室底部,开始观察、计数
            • 7.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B.在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4℃的低温能够抑制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酵母菌计数
            • 8.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可用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时,可用碘液检测结果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酵母菌
              D.用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9.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的探究实验.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在实验中,如果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正确的计数方法是    
              ②表是某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
              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
              酵母菌数(万个/毫升)32127762824819821820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第4天开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基本停止,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有    (举一例).
              (2)该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氧浓度(%)abcd
              产生CO2的量 (mol)912.51530
              产生酒精的量 (mol)96.560
              据表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进行    呼吸.
            • 10. 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内酵母菌数目清晰,无需加水稀释
              B.乙图中第4-7天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