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
              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 2.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______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_________ .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 ______ (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______ .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 ______ 和 ______ 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中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__ 的特点.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 ________ .
            • 3.

              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部分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项目

              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

              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

              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

              (J)

              419.00

              209.50

              146.65

              62.85

              A.鳞翅目幼虫的同化量为209.5J             
              B.幼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

              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D.能量由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的效率为50%
            • 4.

              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卵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不都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甲、乙两种群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会超过20%
              D.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正反馈调节
            • 6.   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

                

              A.16%            
              B.52%         
              C.64%        
              D.84%
            • 7.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甲、乙、丙的能量之和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乙的个体数目不一定比甲少
              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8.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 9.

              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红嘴鸥每年都成群地飞到这里过冬。图甲是某研究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翠湖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翠湖中底栖动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___,图甲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红嘴鸥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虾和上层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_   _     __。

              (2)图乙中M2表示_____        ___,P表示_____   ___,R表示             。若底栖植物同化的能量为e,则从底栖植物到底栖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100%。图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                  ___的特点。

              (3)翠湖成群的海鸥吸引了无数观赏的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10.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小型猛禽与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C.图未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为分解者
              D.杂食性小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