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系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但是其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海滨湿地当地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引种初期,其增长方式为 ______ ,引种后生长受当地环境影响,其中 ______ 是影响互花米草种群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2)互花米草广泛用于海岸线作为生态护坡,但一般不单纯种植,而与白茅、芦苇等植物一起种植,其目的是通过提高生物多样性来提高生态系统的 ______
              (3)如图是海岸线上互花米草等植被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过程中,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示意图.其总初级生产量变化为 ______ ,净初级生产量和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______ ,(填“逐年增大”、“基本不变”或“逐年变小”).图中叶面积指数与净初级生产量关系对农业生产的启示是: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______
            • 2.

              在国家林业局、央视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中,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从全国41处国际重要湿地、4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550余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脱颖而出,喜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湿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其生态学方面的问题:

              (1)截至2015年6月,微山湖湿地有脊椎动物325种,还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等多种无脊椎动物;景区内植物种类更加繁多,其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之为________。

              (2)2011年12月13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批准建立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历经三年,建成了以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水质净化、生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公益性生态工程,使微山湖湿地公园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________。

              (3)当地政府结合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维持湖区生态平衡,协调推进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同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200多种鸟类前来安家落户,绝迹多年的毛刀鱼、小银鱼、鳜鱼等也重返家园,提高了景区的吸引力和观赏性,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A1)→乙(A2)→丙(A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A2远远小于A1/10,原因是________。

            • 3.

              油漆化工厂污水处理净化池的池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但其中苯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为研究池泥是否会对土壤及植被带来二次污染,某生物小组结合生态缸(如下图所示)的制作开展了下列三组实验。

              (1)将浮萍、小鱼放在水中,狗牙根草幼苗、蚯蚓与蜗牛移到上图高出水面处。在室内要维持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________。

              (2)生态缸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浮萍、狗牙根草、小鱼、蚯蚓和蜗牛等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浮萍和狗牙根草是否存在竞争关系?________(填“是”或“否”)。

              (3)实验结果见下表:

              测定项目

              甲缸

              乙缸

              丙缸

              土壤中苯含量(μg/kg)

              227

              1079

              465

              狗牙根草中叶绿素含量(mg/kg)

              1.7

              2.2

              2.6

              狗牙根草每缸干重(g)

              2.7

              3.2

              3.9

              狗牙根草中苯含量(μg/kg)

              101

              651

              128

              上述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从而促进狗牙根草生长。________,从而降低苯二次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秸秆炭化既利于池泥改良利用又减轻二次污染。

            • 4.

              在池塘中,适量混养一定比例的草鱼、鲢鱼、鳙鱼与鲤鱼,能提高经济效益.请根据有关生物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池底水草等生物构成________.

              (2)池塘中四种鱼分层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这种混合放养相比单纯放养草鱼来讲,有助于增产增收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

              (3)在池塘中,适量混养一定比例的草鱼、鲢鱼、鳙鱼与鲤鱼,能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_.

            • 5.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年在经历雨汛后水位都上升,然后水位转为下降状态,湖泊就变成万亩草原,受鄱阳湖枯水期持续低水位的影响,鄱阳湖生物资源衰退,给周围地区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江西省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鄱阳湖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 ______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是 ______
              (2)鄱阳湖是白鹤越冬地,白鹤主要靠挖掘水下泥土中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其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河蚌、植食性小鱼、螺等.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 ______
              (3)由于水量减少及人为捕捞,鄱阳湖中各种鱼类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大型肉食性鱼类.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4)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绿草黄花”为牛、羊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 ______ 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最近江西省政府正在就是否兴建鄱阳湖水坝展开讨论.兴建水坝在草地、水土保持,蓄洪、防洪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 6.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中植物在 ______ 方向上的结构特征,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多样化的 ______ 条件.
              (2)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最终进入浮床植物体内经历的过程是 ______
              (3)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 ______ ,进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4)污水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 7.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1所示.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 ______ ,为了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 ______
              (2)若某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生物第二十年出生率 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 ______ 型.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其基础为 ______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_____ ,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______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 8. 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甲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d过程中该种群增长率在 ______ 段最大.
              (2)图1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e点种群数量比d点 ______
              (3)图2中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 9.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______.
            • 10. 调查两相近池塘A、B的物种及种群数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塘内的物种相同,池塘A、B比较:从物种丰富度角度分析,结论是 ______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结论是 ______
              (2)若池塘A中的7种生物间存在食物关系且分属于四个营养级,则最高营养级最可能是物种 ______ ;池塘B中的优势种 ______
              (3)若池塘B中的5以7为食物,则5和7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 ______
              (4)分析池塘A中鱼的习性发现,4和7生活在水的上层,6生活在中层,2和4生活在底层,这种分布在生态学上称为 ______ ,能够更好地利用 ______
              (5)一次性排入池塘B大量污水,导致多种生物死亡,该池塘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