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耐药性,传统抗疟药已经失效,大批病人因此失去生命。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攻克了整个疟疾领域耐药性的问题,开创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随后,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先后发明出双氢青蒿素、复方双氢青蒿素等“升级版”,不仅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为解决一些传统疑难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屠呦呦获得了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认可,先后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1年)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年)。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材料二:科学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青蒿素的研究是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科研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从收集的2000多个药方中选出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研制出380多个样品,从中医古典文献“青蒿治疟”的记载中获取灵感,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在经过190次失败后,在第191次实验中终于发现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并于次年从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回顾这段历程,屠呦呦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用现代科学进行研究。现在有很多新的手段,假如能够两者结合起来,还会找出一些新的药物。希望这次获奖能够作为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年轻人力争图强,努力争创高峰。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哪些道理?
            • 2. 一个年轻人问智者:“您说过,生话如同一棵长满果实的大树,只要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的果实,但是我为何至今仍两手空空?”。
              智者回答:“……”。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題:
              (1)如果你是智者,请你替他说出一个原因,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两手空空?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知识,选取两个理论角度加以分析。
            •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家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减少低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供需对接,使国内的供给与需求在不断循环升高的层次上反复达到新的平衡,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1)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为什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企业家精神。
                     材料二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原有的“三驾马车”单一考虑需求侧,已无法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此中央决定加大供给侧改革,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共同激发其活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从扩大内需到供给、需求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变。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从扩大内需向供给、需求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变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 4. 2016年9月1 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一一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1 0月1 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 9日飞船与天宫二号顺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成为中国“本土选手”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为寻良药,屠呦呦先整理医籍药志,并走访中医专家,从千余药方中选出640种药物(含青蒿在内),随之展开实验研究,从大量样品中筛选出抗疟活性较强的药物,但研究结果却不理想。
                  屠呦呦重读古医书《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非传统“水煎”法,她由此大胆猜测高温提取会破坏青蒿的药效,于是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进行提取,从而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药物成分。
                  屠呦呦虽身患多种疾病,但她始终坚持工作,正是这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使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学实验活动在获取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事业加快发展,请就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两条建议。
            • 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制度创新。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角度,阐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项制度创新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说明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意义。
            • 7.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 8.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从而推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认识。
            • 9. 材料: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人口发展速度超过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时,应采取节制生育的政策,降低人口增长速度。但如果一味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也会带来国家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逐步调整: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11年,“双独二胎”(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政策已经覆盖全国;2014年起,“单独二胎”政策(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将陆续在各地实施。2015年12月21日至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国家提倡生育两子女、符合条件者可再生育。“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2)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认识上,实践是如何推动其发展的?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材料一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另辟蹊径,创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改进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用低沸点的乙醚青蒿提取物。提取青蒿素后,她带头试服,携药至病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材料二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不容易,那些无法用仪器检验的气、经络、穴位等传统中医理念“说不清、道不明、听不懂”,让信奉现代西医的人心存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理论;“一抓一大把,一烧一大锅,一喝一大碗”的传统中药汤药服用不方便,让患者难以下咽。中医药标本兼治,但更注重治本,在临床治疗的很多“治标”方面的效果不及西医显著。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索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2)有人根据材料二得出结论:传统中医药只有彻底打破传统理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