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推行期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以及后来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等。在2016年1月1日,中央决定实行“全面二胎”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全面二胎”政策在历时5年的深入调研和论证后出炉,被外界解读为“顺应民意”,也是中国为保持“人口红利”最大化和持续性采取的还算及时或“略晚了点”的调整。这次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结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说明我们应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 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中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结合材料,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这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材料一:精准扶贫必须牢固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精准扶贫要求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同时,精准施策,花大力气解决贫困人口增收难、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等系列民难题,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能够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教育、住房和康复等服务,早日走出贫困深渊,实现共同富裕。
              材料二:精准扶贫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三个“格外”字字千钧,寓意深刻。党员干部要主动与困难群众“结穷亲”,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忧困难群众之所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做到扶贫精准到入、精准到户,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进行精准扶贫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哲理。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者
              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对成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当政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君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普通人说,要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这些思想其实是当时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当时时代发展的要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诸多“不仁”现象:使用过期变质原料的“为富不仁”行为;面对摔倒老人出现没人扶、不敢扶的“躲避不仁”行为……对此,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孔子“仁爱”思想,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来自觉抵制各种“不仁”行为。也有人提出,各种“不仁”现象的出现,说明传统道德的作用在减弱,我们要面对实际、立足于时代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强化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材料三  300多年前福建先民渡海赴台,在台南建起了全台第一座文庙,此后儒家文化在台湾不断衍播。201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来自台湾的近400位礼生、乐生跨海来到福州文庙,参加首届海峡两岸联合祭孔大典,他们演奏祭祀音乐,并首次带来文八佾舞与武八佾舞等祭祀音乐,循古礼向中华文化的至圣先贤表达敬意。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观角度,说明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你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的有益启示。
              (2)面对各种“不仁”现象,你赞同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观点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海峡两岸举行联合祭孔大典的积极意义。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月9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一 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智慧的A市人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在近两年的摸索中,A市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
              材料二 该地宣传部门以详实而又生动的图片展示我国环保面临的挑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环保理论宣传,以生活中的实例指出污染环境的相关行为及其危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以环保诚信签字等形式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在环保诚信签字中,有市民说:“我知道要环保环境,却不知道怎么做。今天我了解了相当多的环保知识,知道了如何避免污染环境,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以后一定不会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积极影响。
              (3)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公民如何参与环境保护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 7. 2015 年央行先后在 3 月、5 月、6 月、8 月、10 月进行了 5 次“降息降准”,降息幅度 高达 20.33%.与 2013 年央行持续加息不一样的是,2015 年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楼市也存在去库存压力。因此,2015 年央行的多次“降 息降准”有利于维持货币市场的宽松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 能够增加中小企业贷款,促进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发展,起到恢复经济以及促进发展 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原因。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感谢父亲、感谢毛泽东、感谢东晋名医医、感谢非洲患者、感谢青蒿,唯独不感谢她自己,因为她痴迷青蒿素素的研究,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她不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最后她说: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1)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屠呦呦获奖感言给你的启示。
              如何获得真知?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2)根据材料提示,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论证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学习的必要性。
            •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历史回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党的十四大以来,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泛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理解“政府和市场关系”上所发生的思想变化。
            • 10. 材料一  201 3年1 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早在2001年,珠算就被教育部清出小学教材,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几乎进入到了“没人用,没人会用“的尴尬境地。申遗成功,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珠算的认可,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或者以其使用价值如何来决定其命运,而是应该以传承甚至拯救的理念来善待珠算,这也是对历史和世界负责。
              山西为珠算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代山西学者王文素以《算学宝鉴》被尊为珠算理论的一代宗师,改革开放之后,山西省珠算协会先后创办了《中华珠算》、《珠算报》等报刊,拍摄了《珠算的故乡》、《千年珠声奏新篇》和《晋商算学大师王文素》等电视专题片。山西省珠算工作者撰写了《农村实用珠算》和《珠脑结合速算与智力开发》等大量专著与论文。
              珠心算是现代珠算文化的重大创新发展。2011年lo月,上海珠算心算协会提出珠算心算与终身学习的主旨,把珠算心算推向了终身学习的高度。201 3年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举办的首个海外华文教师珠心算培训班上,来自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8个国家的教师到中国学习了珠心算。
              材料二  为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专家提出珠算应重新进入课堂,而且认为这有助于开发大脑、提高学生的思维。这一提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反对者认为:传承珠算文化可以通过民间各种形式,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过时,珠算进课堂会加重学生负担。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摆脱窘境、传承发展珠算这一文化遗产?
              (2)依据材料二和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争论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