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7月16日,菲律宾国防部发言人在一条短信中说,“中国政府不断歪曲事实,并试图误导善良的中国人民”。对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你怎么看?76.4%的受调查者认为“这种说法荒唐可笑”。19.8%的人认为这是“菲军方编造谎言博同情。”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菲律宾军方称中国政府误导“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说法不仅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对于提升全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贤良人士,被称为“乡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贤文化,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还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吉林省为贯彻中央精神,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省农村实际情况,把握本地风俗民情,倡导培育乡贤文化。鼓励“新乡贤”或用自己的优良品行引领社会新风尚,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或反哺乡村、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乡村自治与基层和谐;或以身作则传承家风,感染和教化百姓,滋养和润泽乡风。“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
              (1)有人认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就要发挥‘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你如何评价该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理由。
              (2)在当代,随着人口流动与价值观变化,传统的乡贤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从辩证法的角度请就如何发展乡贤文化提出合理建议。
            • 3.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世界瞩目,万众关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湖、攻坚期,也迎来了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大修改、大完善期。近年来,我国修改完善一些列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者将构建起让创造热情竞相迸发、创新动力充分涌流的制度环境,为激发发展活力、鼓励创新创造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关观点,阐明我国修改完善法律的必要性。
              材料二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春节晚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在强化节日欢乐、祥和气氛的同时,通过精彩纷呈的歌曲、情景剧、舞蹈、小品、杂技等文艺表演形式,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的播出兼具时代特色,弘扬传统美德的歌舞小品传递了正能量。
              材料二  2016年春晚导演组开门办春节晚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导演组广纳贤才,面向全国挑演员、选节目,广泛与国内外顶尖制作和创作团队开展合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2016年春节晚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合理性。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2016年春节晚会是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3)春节晚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除夕夜的新年俗,请针对观众对春节晚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且众口难调的现状分别提出建议。
            • 5.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
            • 6. 去年春节期间,在微信朋友圈中,一张两位穿着工作服、站在寒风中举着心愿卡的老年环卫工图片被刷屏分享,“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点回家过年!谢谢体谅!”这张图片转发很广,很多网友表示支持。
              不过,随之而来的一张图,让人颇为矛盾。一位低着头沉思的卖鞭炮大爷,被配上了旁白,“可怜一下老人,大家多买点儿他卖的鞭炮吧!”
              如果你同时面对这两位老人,鞭炮到底买还是不买?放还是不放?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以“鞭炮声中的思考”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150字左右。
            • 7. 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社会也陷入“价值迷茫”,许多中国民众丢掉了或找不到中国文化的“魂”。2014年02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务公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号召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两会?召开前夕,党中央密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活动,力图通过建设国民精神家园为民族振兴凝魂聚气。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材料二:山东自古就是道德圣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东省加快“美德山东”建设。正确对待以“孝、悌、忠、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传统“四德”,赋予其   以新的基因、新的内涵,大力开展分别以“爱、诚、孝、贤”为核心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设,打造新时代的道德高地。同时,山东省着眼不断提高全省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构建全省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集中整治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山东道德建设的靓丽  品牌。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在“美德山东”建设中,山东省是如何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 8. 材料一:江豚与白鳍豚并列为长江水域生物链的顶端,是目前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不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质恶化、自然环境变迁导致水位下降、江湖淤积等,江豚的繁殖与生长备受威胁。目前江豚野生数量仅1200头左右,且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如不抓紧保护,很可能步白鳍豚后尘,在10至15年间出现功能性灭绝。
              材料二:为避免白鳍豚灭绝的悲剧在江豚身上重演,央视公益广告发出呼唤:保护江豚,刻不容缓。网友纷纷发表评论表示惋惜痛心,网友甲:“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界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网友乙“发展经济,也要关爱野生动物,保护共同家园”。
              (1)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2)如何更好地保护江豚,请你提三点建议,并写出哲学依据。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发 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 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 杨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材料二:小善成就大爱,大义触动心灵。在我们揭阳无论是为救他人而牺牲的民警袁伟群、驴友林伟树和江军生,还是收养孤儿的紫峰寺师父释耀概等揭阳好人。他们都以实际行动企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我们无论来自哪个群体,都应充分发挥道德正能 量,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添砖加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分析如何实现中 国梦?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个人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结合 材料二,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为公民如何发挥道德正能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 10. 近年来,南京、天津、南通等城市相继发生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事件,当面临老人跌倒时,“扶还是不扶”成为民众近期热议的话题。某校高三学生为此开展了“拒绝冷漠,温暖社会”的研究性活动,现邀你参加讨论。
              【调查分析】同学们首先开展了“如果你遇到老人跌倒,会怎么做?”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拨打120或110
              求助
              赶紧扶起老人,并设
              法联系老人家属
              为避免不必要麻烦,
              当作没看见

              很纠结,不知所措
                  79%.    14%    2%    5%
              (1)请从哲学角度分析以上调查数据。
              【观点碰撞】在继续探讨“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被诬告的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时,有同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民众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就越明显,社会道德水准就越低。(2)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可行性建议】同学们课后还收集到以下资料:
              ◆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摔倒被扶后得到感谢的事例,却难以成为报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许多案例中倒地的老人都是弱者,他们的家庭可能没办法承担受伤后的治疗费用,而社会也没有健全相应的医疗或救助保障,于是产生了讹一个是一个的念头。
              ◆有专家指出,对于施救者也要有法律保护。比如,要制定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
              (3)请结合上述材料,并根据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才能“扶得起老人”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