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________,碳源是           ,氮源是         ;已知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            

              (2)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3)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尿素分解菌位于 (   )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 2. (一)下图利用土壤中L微生物提取脲酶,并纯化和固定化的实验流程

              (1) 筛选微生物 L时,用            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加入            凝固剂。接种时应采用           方法

              (2) 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           灭菌

                 A高压蒸汽     B 紫外灯照射      C 70%的酒精侵泡液      D过滤

              (3)对微生物L进行扩大培养时宜采用            培养基,接种时采用           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4)脲酶宜采用共价偶联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脲酶的           确定其应用价值。除此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           及交联法等。

              (二)下面是关于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大肠杆菌的问题。请回答:

              (5)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人干扰素基因和质粒中一段特定的          并切割,然后用           连接形成重组DNA。该质粒是一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          核酸分子

               A.双链环状  B.单链环状  C.双链线状  D.单链线状

              (6)将含有人干扰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导人到大肠杆菌,经含有           的培养基筛选等过程,最终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 3.

              23.如图表示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_________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在花粉的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

              (4)图中的B过程需要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5)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 4.

              54.(每空2分,共16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 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 、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_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 5. 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强大。比如:最显著的作用是分解有机质:把植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分解,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供给植物吸收。若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以下示意图是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流程图。请分析相关问题:

              (1)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用该接种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通常选用菌落数在________个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从用途上来说,1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________→倒平板。

              (3)该实验中酶活性鉴定是鉴定________酶的活性,可以加入________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为________色,说明该酶的检测为阳性。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KH2PO4

              Na2HPO4

              MgSO4•7H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g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000mL,调pH为7.2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______ ,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将细菌(非硝化细菌)转到培养基上时,应采用 ______ 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此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PH ______ (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若造成A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确定该原因,操作思路是 _________ .

            • 7.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分析并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相关的问题。

              (1)下表是某液体培养基成分含量表。

              用此培养液若用来筛选自生固氮菌,则应除去的成分是表格中的       ;若要将该液体培养基配制为固体培养基,则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该物质在加热时应注意        

              (2)检验饮用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

              ①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采用        法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接种到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下面4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用该方法得到的是       

              ②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需要设置对照组。设置方法是        

              ③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3个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45、56、6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④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 8. 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治疗疟疾的开创性疗法和治疗线虫门感染的新疗法。寄生虫生物学家威廉·C·坎贝尔利用大村智的链霉菌菌株,分离并纯化出了一种能有效对抗家养和畜牧动物的寄生虫成分命名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随后被进一步化学修饰成为一种叫“伊维菌素”的物质,变得更加有效。这两个发现为人类对抗这些每年影响数亿人的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新手段,对提升人类健康、减少患者痛楚方面的意义是无可估量的。以下是从土壤溶液中分离链霉菌菌株的主要步骤:

              ①按以下配方配制培养基:


              ②将培养基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③倒平板,冷却备用。

              ④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⑤将平板倒置,与28℃下培养7天。 

              据此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为链霉菌提供碳源的物质是            ,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培养基中的重铬酸钾能够减少细菌、真菌的数量,故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培养基pH的调节是在培养基灭菌            (填之前或之后)进行。

              (3)在倒平板之前,应将培养基冷却至       ℃左右才能进行;冷却凝固的平板要倒过来放置,原因是                                    

              (4)从稀释倍数为104的稀释液中取0.1mL,涂布一个平板,某同学共涂布了3个这样的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01个、212个和256个,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是         个。

              (5)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是__      _____。

            • 9. (12分)(1)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许多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      。从瘤胃中分离这些微生物必须先制备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采用        灭菌,采用      法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中一个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如果发现每个平板中菌落形态多样,其原因可能是                                             

              (2)由霉菌发酵生产果胶酶是食品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          、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因变量是             

              (3)无菌技术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用       和质量分数为0.l%的氯化汞对外植体消毒,用        清洗,接种时每次使用器械后都需要        灭菌;接种3-4d后,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若发现外植体被污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至少答出两点)

            • 10. (13分)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 g

              尿素

              10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细菌合成的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_,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 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5)关于下图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__。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提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