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__________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配制培养基时,碳源应以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后需密封培养,由此推测该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_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 2.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环境中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相应的灭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如图是微生物纯化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与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______,应该保持____________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 3.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使用 ______ 法灭菌.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______ .
              (2)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______ .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步骤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人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 个.
              (4)步骤⑤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______ .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 ______ .
            • 4.
              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 ______ 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从功能上分,应选用 ______ 培养基,此培养基中添加 ______ 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______ 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和 ______ .
              (3)接种后需密封培养,由此推测该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______ ,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 ______ 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 5.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 6.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工业生产上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果胶酶,选用的微生物通常是 ______ ,在提取果胶酶后,首先要检测 ______ ,以便将其更好的应用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2)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 ______ .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 ______  (微生物)外,还必须保持 ______ 条件.
              (3)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______ ,接种前要进行 ______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______ 条件下进行.
            • 7. 石油是重要的工业燃料,但海洋石油开发由于泄漏对海洋造成污染,已知假单孢杆菌能够分解石油.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假单胞杆菌的实验过程.

              (1)图中②过程的目的是______,③过程培养出的是______.
              (2)上述实验中,对选取的油性污泥______(填“要”或“不要”)进行灭菌处理.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3)由③→④的接种可选用______法,通过培养能获得______.此菌种细胞呼吸的类型是______.获得假单胞杆菌菌落后,在进行扩大培养时,应选用______培养基.
            • 8.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______ ,这种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______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______ .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 ______ .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______ ,操作时采用 ______ 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______ ,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过程中 ______ 是否被杂菌污染.
            • 9.
              赖氨酸是一种人和高等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在食品、医药和畜牧业上的需要量很大,工业上经常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表为黄色短杆菌发酵的培养基配方.此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属于 ______ .该培养基中主要的碳源是 ______ ,生长因子是 ______ .
              玉米粉 尿素 磷酸氢二钾 硫酸镁 生物素 蒸馏水
              50g 1g 1g 2g 0.1g 1000mL
              (2)如图表示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赖氨酸属于黄色短杆菌的 ______ 产物.分析图中代谢途径,在黄色短杆菌的细胞内难以积累较高浓度的赖氨酸,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______ ,其特点是 ______ .
              (3)目前,科学家已经通过对黄色短杆菌进行人工诱变处理,选育出 ______ 菌种,从而解决了原菌种不能大量生产赖氨酸的问题.
              (4)在生产实际中,常采用 ______ 法,以保证微生物能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其他生物相比,微生物代谢非常旺盛,其原因是 ______ .
            • 10.
              柴油是重要的染料油之一,也因泄露与不当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科研人员从遭受柴油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取土样5克,加入含100mL培养基M的锥形瓶中,在30℃条件下震荡培养5天,取出5mL培养液接种到相同的新鲜培养基,按此步骤连续培养5次,分离获得醋酸钙不动杆菌DB(一种柴油降解菌).利用该菌,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其降解柴油的最佳条件,获得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醋酸钙不动杆菌DB,培养基M应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还要考虑无机盐的 ______ 和比例.
              (2)在实验过程中,科研人员30℃条件下震荡培养5天,取出5mL培养液接种到相同的新鲜培养基,按此步骤,连续培养5次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 .
              (3)在分离醋酸钙不动杆菌DB操作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采用 ______ (填接种方法)在制备好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接种完,对接种环进行 ______ 灭菌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挑取平板上形态、大小和隆起度等一致的 ______ 进行重复培养,直到分离出单一菌株.
              (4)据图分析,某地区土壤发生柴油重度污染时,则可以将 ______ ,并添加浓度为 ______ 的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提高对柴油的降解效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