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2)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______ 组.
              (3)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______
              (4)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2.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如下:甲图是测定40℃时酶B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乙图是酶A、酶B分别与淀粉混合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量进行检测的结果.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3)若适当降低温度,图甲中P点将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 ______
              (4)根据乙图实验结果分析,在20℃-50℃范围内,酶A的活性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酶B 的活性.
              (5)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原因是 ______
            • 3.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唾液淀粉酶溶液
              + - + -
              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______
              ______
              ______
              (3)结果预测: ______
              (4)结论: 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 ______
            • 4.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度变化曲线,试分析:
              (1)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 ______ 来表示.
              (2)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 ______
              (3)图中AB段和BC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______ ______
              (4)若想探究酶的最适pH,至少应设计 ______ 种不同的pH.
              (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在酶浓度相对值为1、温度为25℃条件下酶的反应速度曲线.
            • 5. 如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研磨液的作用是提供 ______ .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 ______
              (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 ______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______
              (4)酶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 6.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海的活性,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步骤
              组别
              1 2 3 4 5 6 7 8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0 30 40 50 20 30 40 50
              Ⅱ.取8只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Ⅲ.另取8只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原温度下保温5min
              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无关变量有 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50℃条件时 ______ (酶A/酶B)活性较高.
              (3)此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中麦芽糖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理由是: ______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 ______ ℃之间设立较小梯度的系列温度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7.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 ______ ,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 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______
              (5)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诱导淀粉酶的合成.其主要机理是 ______
            • 8. 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取A、B、C三支洁净试管,按表中顺序进行操作:
              步骤编号 1 2 3 4 5
              操作步骤 加入2ml淀粉糊 加入2ml蔗糖溶液 加2ml入清水 加入2ml稀释唾液 30℃水浴中 滴入数滴碘液 观察结果
              试管A 30分钟 变蓝
              试管B 30分钟 不变蓝
              试管C 30分钟 不变蓝
              (1)该实验中采用两组对照实验,自变量分别是 ______ ______
              (2)你认为应对该实验步骤 ______ (填编号)进行改进,改进方法为 ______ ,并给予 ______ 条件才能看到颜色变化.改进后,试管C的结果与其它试管比较后,得到的结论是酶具有 ______
            • 9.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2中,在b点之前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会 ______ (填“提高”或“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2)实验1若温度升高5℃,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而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3)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 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 ______
            • 10. 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人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______
              (2)提供3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 ______
              (4)生物体内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 ,酶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