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O  H  N  P  S
              玉米细胞(干重)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重)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0 18.00 10.00 3.00 1.40 0.30
              (1)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新陈代谢。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水;如果大豆细胞内水分过多,则会使细胞的______作用加强。
              (2)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生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_,种类变化是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_____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 2. 研究者选取大麦种子进行萌发及幼苗栽培实验,请分析回答:
              (1)大麦种子萌发初期鲜重增加明显,此时大麦种子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变化趋势是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发芽的大麦种子中含有α-淀粉酶,该酶的作用是催化______分解为______分子(填具体名称)。
              (3)为研究大麦幼苗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将大麦幼苗及CO2缓冲液置于透明的密闭玻璃罩内,并将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装置内植物气体释放速率的变化。那么影响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若在上午8:30和下午16:30测得的氧气释放数据相同,能否说明两时间点大麦幼苗的光合速率相等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 3.

              下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麦植株的种子成熟后期,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________含量增多,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中,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用具:染色体提取液、稀释的蛋清水溶液、DNA提取液等(其他材料用具自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4支,分别编号1、2、3、4。

              第二步:取1、2号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染色体提取液和稀释的蛋清水溶;取3、4号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染色体提取液和DNA提取液。

              第三步:在1、2号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匀;在3、4号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匀后一起放到沸水浴中加热。

              第四步:对比观察1号和2号、3号和4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④实验结果及分析:1号和2号试管都呈现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号和4号试管都呈现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导致水生动物中毒,毒性的表现与离子浓度和染毒时间正相关.为了验证铅离子对鲫鱼肝胰脏细胞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鲫鱼、铅染毒溶液、匀浆器、试管、H2O2磷酸缓冲液等.
              (要求和说明:H2O2磷酸缓冲液由H2O2和磷酸缓冲液组成,其中的H2O2含量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具体检测过程不要求写出)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染毒饲养:取3个水族箱,分别加入等量铅浓度为0、20、40mg/L的铅染毒溶液,每个水族箱饲养20尾鲫鱼.
              ②制备酶液:染毒开始时及过程中每隔24小时,每组捕捉4尾鲫鱼,取每尾鱼的肝胰脏 0.5g打成匀浆,并制备成酶提取液.
              ③测酶活性:取试管加入______和______,反应3分钟立即测定试管中的______.
              ④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在坐标系中用柱状图表示第1次、第5次的实验结果)
              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下列关于将肝胰脏制备成酶提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将肝胰脏打成匀浆有利于提取酶
              B.应该将0.5g克肝胰脏制备成等体积的酶液
              C.提取的酶液应该加入磷酸缓冲液并低温保存
              D.直接使用匀浆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②将H2O2配制成H2O2磷酸缓冲液是为了保证反应过程中的______.
            • 5.

              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进一步为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实验。

              (1)写出科研小组的实验思路(培养的具体过程和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曲线甲是科研小组对互花米草处理50天后的结果,请回答:


              ①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②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 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小组同时测定K吸收速率与水淹时间的关系,如曲线乙所示。由图可知,互花米草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 6.
              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每天进行0 h、3 h、6 h、12 h和24 h的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 d后,采取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折线图.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 ______ 水,来源于______ .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 ______  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进行水淹处理时间为 ______ 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强. 
            • 7. 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__________呼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