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 ] ______ .
              (2)甲图中囊泡X由[ ______ ] ______ 经“出芽”形成,到达[ ______ ] ______ 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______ .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 2.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 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 ______ (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______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 .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 ______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______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______ 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______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 3.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据图分析,溶酶体来源于 ______ (细胞器名称).溶酶体除了图中所示功能外,还能分解 ______ .
              (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______ .
              (3)该分泌蛋白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的 ______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 4.
              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1)生物膜系统是 ______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______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 ,主要区别有: ______ .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的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______ .
              (3)对人体其他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糖类的含量基本接近8%,偶尔有个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大约只有2%,该细胞最有可能发生了 ______ ,引起因素有 ______ .
              (4)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 .
            • 5.

              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共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β两条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肽键的形成在__________(细胞器)中进行。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构成。鸡红细胞中的Fe元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2)要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需把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___(试剂)中处理使其裂解,再提取出磷脂。若将所得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面积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3)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 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6.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

              (2)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 上形成的。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____的形成直接有关。(本题两空填序号)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⑤溶酶体  ⑥线粒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用数字序号答题)。

            • 7. 下面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 

              (2) 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填标号),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填标号)。 

              (3) 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______和[  ]______。 

              (4) 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  ]____和[  ]____有消失与重建过程。 

              (5) ⑧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丙图中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和____;代表某种物质,它是____。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的特点。 

            • 8. 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共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肽键的形成在__________(细胞器)中进行.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构成.鸡红细胞中的Fe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
              (2)要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需把细胞放入________(试剂)中处理使其裂解,再提取出磷脂.若将所得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面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3)在合成此血红蛋白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 9.

              内质网在真核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1)内质网是蛋白质、糖类和__________的合成和加工场所。

              (2)内质网等细胞器膜与核膜、细胞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系统,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3)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__________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__________(填“物质运输”、“能量转换”或“信息传递”)的作用。

              (4)在病毒侵染等多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会聚集,引起图所示的一系列应激过程:__________与错误折叠或为折叠蛋白结合,后者被运出内质网降解.内质网膜上的IREⅠ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Ⅰ酶__________HacⅠ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mRNAy翻译的HacⅠ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Bip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5)当细胞内Ca2+浓度失衡或错误折叠、未折叠蛋白过多,无法恢复内质网正常功能时,引起细胞膜皱缩内陷,形成凋亡小体,凋亡小体被临近的吞噬细胞吞噬,在__________内被消化分解。

            • 10.

              新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饮食指南撤销了胆固醇的摄入限制,胆固醇分子再一次聚焦了公众的目光。

              (1) 研究表明,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合成人体____(填激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 胆固醇能明显提高膜结构的稳定性,假定你在测定胆固醇和温度对膜通透性影响,测定的手段是观察甘油跨膜的量,正常膜的通透性(没有加胆固醇)和加了胆固醇(10%的脂类被取代)膜的通透性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最能显示加入胆固醇后膜通透性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图是_____。 

              (3) 胆固醇在机体内可自身合成,高胆固醇水平可抑制某种还原酶的活性,并减少该酶的合成,进而减少自身胆固醇合成,可见胆固醇分子水平的稳态存在______机制,这是饮食指南做出更改的科学依据之一。 
              (4)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体内严重缺乏胆固醇载体LDL的受体,因此LDL携带的胆固醇不能被细胞摄取,请结合图分析: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LDL受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是_______(选填字母:A镶嵌、B覆盖、C贯穿在膜上)。LDL与细胞膜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