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 5% 淀粉溶液。

              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15℃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1 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 滴碘液显色。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__。

              (2)纠正该实验的错误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

              1

              2

              3

              4

              5

              处理温度(℃)

              15

              25

              35

              45

              55

              结果

              ++

              +

              棕黄色

              +

              ++


              ① 试管中取出的反应物滴加碘液后,呈棕黄色,说明 ____。

              ②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 ________之间。

              (3)该同学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反应时间过长。

              ①为缩短反应时间,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________。

              ② 若改进前反应时间与反应底物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改进后反应时间与反应底物的量的关系曲线。

            • 2.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e点下移,d点左移          
              B.H2O2酶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
              C.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D.温度升高时,e点不移,d点右移
            • 3.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pH以外,还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而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称为酶的抑制剂.如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
              实验试剂:唾液淀粉酶溶液(对唾液进行稀释后得到),3%淀粉溶液,
              碘液,0.3%NaCl,1%CuSO4,1%Na2SO4,蒸馏水.
              实验器材:略.
              实验步骤:
              取4支干净的试管,按照表的设置,加入相应的试剂.将4支试管都放入到温度为①,水浴锅中保温15min.期间每隔1分钟,取样,滴加碘液进行鉴定,观察反应进行情况.
              试管号 1 2 3 4
              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1mL
              蒸馏水 1mL      
              1%CuSO4   1mL    
              1%Na2SO4      
              0.3%NaCl       1mL
              3%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1)请为本实验拟定一个课题______.
              (2)步骤①中设置的温度应为______;表中②③应添加的试剂量分别为______、______.
              (3)请分析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______.
              (4)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列属于需要控制的因素有______.(多选)
              A.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反应的温度和pH
              C.反应开始时间和取样的时间
              D.样液与碘液反应后呈现的颜色的深浅
              (5)若1号试管在第5min时取出的样液,滴加碘液后开始呈现出黄色(碘液的颜色),请预测其它3支试管的鉴定结果与1号试管的不同处.
              2号试管______.
              3号试管______.
              4号试管______.
            • 4.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后,生成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若①②③表示温度,则一定是①>②>③
              B.若①②③表示酶的浓度,则一定是①>②>③
              C.若①②③表示pH,则一定是①>②>③
              D.若①②③表示反应物浓度,则一定是①>②>③
            • 5.

              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 6.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 7. 提取茉莉精油的正确步骤是(  )。
              A.鲜茉莉花+清水→水蒸气蒸馏→除水→分离油层→茉莉油
              B.鲜茉莉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茉莉油
              C.鲜茉莉花+清水→除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茉莉油
              D.鲜茉莉花+清水→分离油层→除水→水蒸气蒸馏→茉莉油
            • 8.

              为了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了某反应底物和相对应的酶,环境及其试管中物质的温度都保持在10℃,利用如图装置对试管进行缓慢的加热,使温度缓慢的上升.根据此实验该同学画出了选项中四个曲线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9.

              如图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主要是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
            • 10.

              下列各项曲线表示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催化反应变化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