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1

                              时间/min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0

               

              5

              10

              15

              20

              25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29

              34

              蚯蚓

              0

              4.5

              9

              11.5

              13.5

              15.5


              (1)装置图中的Y溶液的作用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

              0

              1.5

              3.0

              4.2

              5.0

              5.5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

            • 2.

              皇妃芹菜有清热平肝、健胃降压等功效,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昼夜温度条件对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他与自然条件相同,10周后植株生长高度结果如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长高度/dm

              夜温

              6 ℃

              10 ℃

              14 ℃

              18 ℃

              22 ℃

              26 ℃

              30 ℃

              昼温

              15 ℃

              1.2

              1.3

              3.0

              4.2

              5.2

              3.2

              2.0

              25 ℃

              1.3

              1.5

              4.5

              8.0

              7.0

              6.5

              4.5

              30 ℃

              1.0

              1.3

              2.8

              4.1

              4.6

              3.2

              3.0

              (1)实验结果表明该种芹菜生长的最适昼、夜温度分别是____;在此条件下若升高夜温,植株生长高度都将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芹菜必须要经过低温诱导才能开花,某同学推测感受低温诱导的部位是茎尖端,验证该推测的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芹菜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非绿色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很低。据此推知,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量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非绿色细胞,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相关结构与功能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培养甲图中的细胞,不久在细胞中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器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图甲中的⑥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3)丁、戊两图所示的生物膜结构分别存在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可产生ATP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活性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如图,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_______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

            • 5. 在水培水稻秧苗过程中,常常发生根系腐烂导致幼苗死亡的现象.为探究根系腐烂的原因,某研究小组选取若干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甲组 乙组 
               培养条件  在水培箱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培养液中通入适量空气 不通气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4周
               实验结果  根系无腐烂现象,幼苗长势良好 根系腐烂,幼苗死亡
              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无关变量有 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2)甲组水稻根细胞的主要呼吸方式为 ______ ,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第 ______ 阶段,该阶段反映场所是 ______
              (3)从细胞呼吸产物的角度分析,推测乙组水稻出现根系腐烂的原因是 ______ .若要验证该推测,可取甲乙两组培养后的水样,加入 ______ 进行鉴定,观察并比较颜色的变化.
              (4)该实验提示我们在育苗过程中可以采取 ______ 措施,以提高幼苗存活率.
            • 6.

              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 mg/dL。

              (1)图1显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属于          

              (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           含量的变化。

              (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细胞。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

              ①实验开始5 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停止移动;

              ②装置内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实验甲和实验乙是分别是                

              (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           

            • 7.

              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CO2浓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对甲、乙两种高等植物设计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1)本实验中,__________属于无关变量,__________是人为改变的变量。

              (2)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k1x时,不会测得甲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为3 k1x时,乙植物固定CO2速率为______mg/(100 cm2·h)。

              (4)甲、乙两植物相比较,_________植物更适合在弱光下生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__________呼吸。
            • 9. 在水培水稻秧苗过程中,常常发生根系腐烂导致幼苗死亡的现象.为探究根系腐烂的原因,某研究小组选取若干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甲组水稻根细胞的主要呼吸方式为______,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第______阶段,该阶段反映场所是______.
              (3)从细胞呼吸产物的角度分析,推测乙组水稻出现根系腐烂的原因是______.若要验证该推测,可取甲乙两组培养后的水样,加入______进行鉴定,观察并比较颜色的变化.
              (4)该实验提示我们在育苗过程中可以采取______措施,以提高幼苗存活率.
            • 10. 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 nm的蓝紫光和640~660 nm的红光)

              (1)请判断三种灯泡与图甲中的曲线间的对应关系:a灯对应曲线    ,b灯对应曲线     ,c灯对应曲线     。(横线上均填序号)

              (2) 如给予白炽光照射,金鱼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如图丙曲线Ⅰ变化(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

              ①与B点相比,A点叶绿体中的三碳酸含量     (较高、较低、相等、无法判断)。

              ②制约A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③在B点时,     可能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3) 若给该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