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 ______ 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 ______ ,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______ 。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 ______ ,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 ______ ;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 ______ ;计数时,应待酵母菌 ______ 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 ______ 个•mL-1
            • 2.
              欲研究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适当时间后,产生的细胞总数、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的关系(集落是指贴壁生长的细胞增殖6代以上形成的细胞群体,肉眼可见),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村料与用具:未知浓度的X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瓶若干,C02培养箱,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移液器,胰蛋白酶,染色剂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和集落计数、染色等具体过程不作要求,所用试剂的剂量不作要求,营养均满足要求,各种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 ______ ;
              ②据思路①,用动物细胞培养液稀释获得1000个/5mL、800个/5mL、600个/5mL、400个/5mL、200个/5mL、100个/5mL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
              ③分别取5mL上述配制的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加到培养瓶中,每种浓度设若干重复样品,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3周后,去除培养液并染色;
              ④ ______ ;
              ⑤ ______ ;
              ⑥ ______ 。
              (2)预测实验结果:
              若已知200个/5mL至800个/5mL浓度间,产生的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呈线性关系,但低于200个/5mL或高于800个/5mL的浓度将会偏离,请建立一个坐标系并画出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关系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高于800个/5mL的浓度会偏离线性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
              ②低于200个/5mL会偏离线性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欲解决这种情况,可预先在培养瓶中制备一层
              ______ 细胞,以支持生长来提高效率。
            • 3.
              酸奶中乳酸活菌数的含量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拟探究生产酸奶过程中乳酸活菌数的变化规律。
              pH对活菌数的影响
              发酵时间(h) pH 活菌数(107个/ml)
              0.5 6.08 1.5
              1.0 5.80 4.5
              1.5 5.54 5.0
              2.0 5.15 26
              2.5 4.75 101.5
              3.0 4.67 72.5
              3.5 4.54 91.5
              4.0 4.5 56
              4.5 4.35 51
              5.0 4.28 45
              注:活菌数为三个平板平均数
              (1)乳酸菌发酵反应式: ______ 。
              (2)实验步骤
              ①配置牛奶发酵液,经 ______ 法消毒,加入已 ______ 的3个发酵瓶中。
              ②分别向3个发酵瓶中加入含适量等量的乳酸活菌的混合发酵剂。
              ③在41~43℃发酵,每隔半小时取样,并采用 ______ 法接种,培养后计数
              (3)请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制作培养基时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的要求,调pH应在消毒或灭菌之 ______ (填“前”或“后”)。
              ②取样前应 ______ 。接种于 ______ (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置于 ______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
              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生产发酵时间 ______ h后,于0~5℃冷藏营养价值较高。
            • 4.
              下列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
              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有30~300菌落数的平板
            • 5.
              某生物研究小组欲进行下列实验:①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②分别用 35S和 32P标记来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④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实验①:提取色素→制备滤纸条→用滤纸条分离色素→画滤液细线→观察
              B.实验②: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搅拌→保温→离心→检测放射性
              C.实验③: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汇报交流
              D.实验④:制培养液→接种酵母菌→系列温度下培养→每天定时观察并统计→结果分析
            • 6.
              某同学将100mL酵母菌溶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且于相同时间间隔等量均匀地先后取样5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溶液的pH,结果如表: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820 5.4
              2 1 000 5.0
              3 1 210 4.8
              4 1 210 3.7
              5 760 3.1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数据为 ______ (填科学思维过程)的结果。
              (2)以另一种建模方式表示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过程。 ______
              (3)从以上建模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
            • 7.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最少
            • 8.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黑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滴入稀释液,后盖盖玻片
              B.培养时,要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
              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是原来的170倍以上
            • 9. 下列实验中,既要保持活细胞状态又需要染色和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状况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D.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10. 下列与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糯黄色的脂肪颗粒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
              D.用抽样检测怯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到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