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业,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

              的受体细胞。请回答下列利用酵母菌开展实验的相关问题。
              (1)某同学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检测发酵液是否含有酒精,取样后滴加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则说明发酵液中含有酒精。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位于______(填细胞结构)。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需要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其进行计数分析。上图甲是某次样液稀释100倍后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则发酵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密度是______个/mL.若实验者未对取样顺序做好标记,可依据测定发酵液中______来确定取样的先后顺序。
              (3)随着发酵的进行,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要筛选酒精耐受力高的酵母菌菌种。某小组将三种酵母菌分别接种在相同浓度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每隔一段时间,轻轻摇晃瓶子并______,然后称重发酵瓶。用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据图分析______菌种酒精耐受力最高,原因是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酵母菌进行了改造,得到如下三种菌株。菌株Ⅰ:能合成纤维素酶,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Ⅱ:合成的纤维素酶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Ⅲ:合成的纤维素酶能分泌到细胞外并固定于细胞壁上。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纤维素生产大量酒精时,诜用菌株Ⅲ的原因是______。
            • 2.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 ______ 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 ______ ,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______ 。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 ______ ,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 ______ ;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 ______ ;计数时,应待酵母菌 ______ 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 ______ 个•mL-1
            • 3.
              欲研究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适当时间后,产生的细胞总数、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的关系(集落是指贴壁生长的细胞增殖6代以上形成的细胞群体,肉眼可见),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村料与用具:未知浓度的X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瓶若干,C02培养箱,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移液器,胰蛋白酶,染色剂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和集落计数、染色等具体过程不作要求,所用试剂的剂量不作要求,营养均满足要求,各种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 ______ ;
              ②据思路①,用动物细胞培养液稀释获得1000个/5mL、800个/5mL、600个/5mL、400个/5mL、200个/5mL、100个/5mL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
              ③分别取5mL上述配制的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加到培养瓶中,每种浓度设若干重复样品,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3周后,去除培养液并染色;
              ④ ______ ;
              ⑤ ______ ;
              ⑥ ______ 。
              (2)预测实验结果:
              若已知200个/5mL至800个/5mL浓度间,产生的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呈线性关系,但低于200个/5mL或高于800个/5mL的浓度将会偏离,请建立一个坐标系并画出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关系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高于800个/5mL的浓度会偏离线性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
              ②低于200个/5mL会偏离线性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欲解决这种情况,可预先在培养瓶中制备一层
              ______ 细胞,以支持生长来提高效率。
            • 4.
              酸奶中乳酸活菌数的含量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拟探究生产酸奶过程中乳酸活菌数的变化规律。
              pH对活菌数的影响
              发酵时间(h) pH 活菌数(107个/ml)
              0.5 6.08 1.5
              1.0 5.80 4.5
              1.5 5.54 5.0
              2.0 5.15 26
              2.5 4.75 101.5
              3.0 4.67 72.5
              3.5 4.54 91.5
              4.0 4.5 56
              4.5 4.35 51
              5.0 4.28 45
              注:活菌数为三个平板平均数
              (1)乳酸菌发酵反应式: ______ 。
              (2)实验步骤
              ①配置牛奶发酵液,经 ______ 法消毒,加入已 ______ 的3个发酵瓶中。
              ②分别向3个发酵瓶中加入含适量等量的乳酸活菌的混合发酵剂。
              ③在41~43℃发酵,每隔半小时取样,并采用 ______ 法接种,培养后计数
              (3)请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制作培养基时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的要求,调pH应在消毒或灭菌之 ______ (填“前”或“后”)。
              ②取样前应 ______ 。接种于 ______ (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置于 ______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
              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生产发酵时间 ______ h后,于0~5℃冷藏营养价值较高。
            • 5.
              某同学将100mL酵母菌溶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且于相同时间间隔等量均匀地先后取样5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溶液的pH,结果如表: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820 5.4
              2 1 000 5.0
              3 1 210 4.8
              4 1 210 3.7
              5 760 3.1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数据为 ______ (填科学思维过程)的结果。
              (2)以另一种建模方式表示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过程。 ______
              (3)从以上建模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
            • 6.

              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 

              (2)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 7.

              Ⅰ.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下表为实验结果(“+”表示生根,“-”表示不生根)如下。请据表回答:

              NAA浓度(g.L-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第2天

              -

              -

              -

              -

              +

              +

              +

              -

              -

              -

              第3天

              -

              -

              +

              +

              +

              +

              +

              +

              +

              +

              第4天

              -

              +

              +

              +

              +

              +

              +

              +

              +

              +

              (1)据表分析,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                  g.L-1,理由是                   

              (2)如果要了解NAA对红薯插条的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则该实验还必须增设一组,其NAA浓度应为              g.L-1

              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观察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下表中的数据是实验中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A组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组

              0.8

              0.4

              0.1

              0

              0

              0

              0

              0

              实验研究的条件如下:

              A: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B: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液0.lmL,环境温度28°℃。

              ② 请写出该实验的课题名称                    

              ②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从锥形瓶中取样的正确操作是                 

            • 8. 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顶测或分析与讨论。
              (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以避免______,减少误差。
              (2)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______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验,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是______。
              (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
              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______。为什么?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
            • 9.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甲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无关变量有______。
              (2)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
              (3)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若某同学吸取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如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

              ①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震荡,目的是确保______。
              ②图2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大方格中含有25个中方格的情况,若计数得到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20个,则该1mL该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个。
              ③为了保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应该______。
            • 10. 酵母菌是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材料。某兴趣小组围绕酵母菌进行系列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在进行相关实验时,都需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具体操作是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后冷却,再加入新鲜酵母。其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2)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检验细胞呼吸产物,常用一些特殊化学试剂的颜色反应。如CO2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壤(BTB溶液)反应,发生的颜色变化情况为______。
              (3)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常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显微计数。
              ①制片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酵母菌值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②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看到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_____。
              ③计数时,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则该小格内酵母菌计数为______个。
              ④研究中发现,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一段时间内呈“S”型曲线增长。若继续培养,发现酵母菌数量会逐渐减少,酵母菌数量减少,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