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 ______ 呼吸。
              (2)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 ______ ,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______ 。
              (3)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 ______ ,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 ______ ;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 ______ ;计数时,应待酵母菌 ______ 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 ______ 个•mL-1
            • 2.
              欲研究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适当时间后,产生的细胞总数、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的关系(集落是指贴壁生长的细胞增殖6代以上形成的细胞群体,肉眼可见),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村料与用具:未知浓度的X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瓶若干,C02培养箱,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移液器,胰蛋白酶,染色剂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和集落计数、染色等具体过程不作要求,所用试剂的剂量不作要求,营养均满足要求,各种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 ______ ;
              ②据思路①,用动物细胞培养液稀释获得1000个/5mL、800个/5mL、600个/5mL、400个/5mL、200个/5mL、100个/5mL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
              ③分别取5mL上述配制的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加到培养瓶中,每种浓度设若干重复样品,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3周后,去除培养液并染色;
              ④ ______ ;
              ⑤ ______ ;
              ⑥ ______ 。
              (2)预测实验结果:
              若已知200个/5mL至800个/5mL浓度间,产生的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呈线性关系,但低于200个/5mL或高于800个/5mL的浓度将会偏离,请建立一个坐标系并画出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关系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高于800个/5mL的浓度会偏离线性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
              ②低于200个/5mL会偏离线性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欲解决这种情况,可预先在培养瓶中制备一层
              ______ 细胞,以支持生长来提高效率。
            • 3.
              酸奶中乳酸活菌数的含量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拟探究生产酸奶过程中乳酸活菌数的变化规律。
              pH对活菌数的影响
              发酵时间(h) pH 活菌数(107个/ml)
              0.5 6.08 1.5
              1.0 5.80 4.5
              1.5 5.54 5.0
              2.0 5.15 26
              2.5 4.75 101.5
              3.0 4.67 72.5
              3.5 4.54 91.5
              4.0 4.5 56
              4.5 4.35 51
              5.0 4.28 45
              注:活菌数为三个平板平均数
              (1)乳酸菌发酵反应式: ______ 。
              (2)实验步骤
              ①配置牛奶发酵液,经 ______ 法消毒,加入已 ______ 的3个发酵瓶中。
              ②分别向3个发酵瓶中加入含适量等量的乳酸活菌的混合发酵剂。
              ③在41~43℃发酵,每隔半小时取样,并采用 ______ 法接种,培养后计数
              (3)请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制作培养基时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的要求,调pH应在消毒或灭菌之 ______ (填“前”或“后”)。
              ②取样前应 ______ 。接种于 ______ (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置于 ______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
              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生产发酵时间 ______ h后,于0~5℃冷藏营养价值较高。
            • 4.
              某生物研究小组欲进行下列实验:①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②分别用 35S和 32P标记来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④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实验①:提取色素→制备滤纸条→用滤纸条分离色素→画滤液细线→观察
              B.实验②: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搅拌→保温→离心→检测放射性
              C.实验③: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汇报交流
              D.实验④:制培养液→接种酵母菌→系列温度下培养→每天定时观察并统计→结果分析
            • 5.
              某同学将100mL酵母菌溶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且于相同时间间隔等量均匀地先后取样5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溶液的pH,结果如表: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820 5.4
              2 1 000 5.0
              3 1 210 4.8
              4 1 210 3.7
              5 760 3.1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数据为 ______ (填科学思维过程)的结果。
              (2)以另一种建模方式表示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过程。 ______
              (3)从以上建模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
            • 6.
              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 7.

              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 

              (2)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 8.

              某研究小组尝试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并探讨提取花青素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先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吸取1mL酵母菌样液,在105稀释倍数下统计各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32,涂布时所用稀释液体积为0.lmL,则每mL样液中的菌株数=_________个。

              (2)酿制蓝莓果酒前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除去杂菌,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发酵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__________进行检验,若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证明有酒精存在。

              (3)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花青素(水溶性色素)在pH小于3.0条件下比较稳定,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溶剂萃取法是最常用提取方法,萃取剂宜选用(A、乙醇;B、石油醚)___________(填字母),将萃取相关过程的pH控制在3左右可有效地保障萃取成功。

            • 9.
              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
              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
            • 10.

              Ⅰ.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下表为实验结果(“+”表示生根,“-”表示不生根)如下。请据表回答:

              NAA浓度(g.L-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第2天

              -

              -

              -

              -

              +

              +

              +

              -

              -

              -

              第3天

              -

              -

              +

              +

              +

              +

              +

              +

              +

              +

              第4天

              -

              +

              +

              +

              +

              +

              +

              +

              +

              +

              (1)据表分析,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                  g.L-1,理由是                   

              (2)如果要了解NAA对红薯插条的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则该实验还必须增设一组,其NAA浓度应为              g.L-1

              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观察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下表中的数据是实验中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A组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组

              0.8

              0.4

              0.1

              0

              0

              0

              0

              0

              实验研究的条件如下:

              A: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B: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液0.lmL,环境温度28°℃。

              ② 请写出该实验的课题名称                    

              ②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从锥形瓶中取样的正确操作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