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穴居动物,如图是2011~2013年间青藏高原某地的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变动曲线.野外收集它们的天敌动物的粪便,运用显微分析可判断它们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比例,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两种动物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
               天敌  高原鼠兔  高原鼢鼠
               赤狐  40  30
               艾虎  60  40
               香鼬  100  0
              (1)2012年春夏季节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从种群的数量特征来看,高原鼠兔种群的数量在冬季明显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
              (2)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 ______ 作用.高原鼠兔和鼢鼠挖洞穴居,能够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3)表中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______ 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若赤狐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消耗 ______ kg植物(赤狐以植食性动物为食).据表推测,三种天敌动物中 ______ 的种群数量最容易发生剧烈波动.
            • 2. 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增加到环境容纳量时,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趋近于零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C.使用粪便作肥料,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
              D.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通常对捕食者是有利的,对被捕食者是不利的
            • 3. 豌豆蚜(一种蚜虫)和鳞翅目幼虫(蝶、蛾的幼虫)是利马豆(又名“洋扁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A.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
            • 4. 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及引入某害虫的天敌后通过调查构建的模型.请据图回答: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的成分 ______ .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原理依据是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有限的.
              (4)图乙模型属于 ______ (填“物理””概念”或”数学”),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______ 调节.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天敌K值的数据为 ______
              (5)碳元素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依赖 ______ (填生理过程).为了更好地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______
              (6)科研人员针对湿地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表:
              能量(kJ•m-2•a-1
              动物名称
              摄入食物中
              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
              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
              的能量
              铜锈环棱螺 516 15 231 270
              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化学能,它同化的能量为 ______ kJ•m-2•a-1
            • 5.

              长江下游江心洲是由上游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某江心洲湿地从近水边到岸边的区域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江心洲的形成机制分析,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________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优势取代表明,适者生存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与天然湿地相比,人工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

              (2)该湿地中芦苇、风车草、圆田螺等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湿地群落存在________结构上的差异。

              (3)许多地方将江心洲开发成旅游景区,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如图所示为该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 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B.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
              C.大部分动物都是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7.

              下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
              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 8.

              下图是某草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其它生物需要,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

              (2)同一时间内聚集在此草地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

              (3)图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____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4)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若图中的鹰也以青蛙为食,则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____

              (5)在一定时间内,此草地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是:A____B(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 9. 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措施 原理
              A 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B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 能量多级利用
              C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虫进入茶园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A.A
              B.B
              C.C
              D.D
            • 10.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______ ,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 ______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______ 所利用.
              (3)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______ 时期.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大量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