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能够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是因为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环带。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统计结果往往比原患者样品中含有的幽门螺杆菌活菌数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相同)。

            • 2.
              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 3.

              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氮气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15℃恒温培养8~10小时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 4.

              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色环带。

              (2)步骤X表示_______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____菌落。

              (3)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__________________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无法形成单菌落。

              (4)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____分解为NH314CO2

            • 5.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在“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中,配制好的尿素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后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灭菌,冷却后加入用_________漏斗过滤的尿素溶液。漏斗用后需用适宜浓度的___浸泡,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保存。 

              (2)在“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中,可以用___(A.50%乙醇 B.70%乙醇 C.90%乙醇 D.95%乙醇)鉴别果胶。果胶酶可以从黑曲霉或______中提取,配制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需要将pH调至____。

              (3)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通入空气需要经过_____过滤。果醋发酵结束的标志是pH_____。 

              (二)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克隆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常应用____方法导入重组诱导基因后得到干细胞;部分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成全身的不同组织或器官,说明这些细胞具有____性。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必须通入O2和CO2,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该过程中甲和乙细胞可经过生物诱导剂______的作用形成丙细胞。取一个丙细胞,放在含大量失去____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特定培养体系中培养,最后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为____法。 

              (3)下列关于经③和④过程得到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该过程应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    B.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丙细胞要具有分泌多种抗体的能力   D.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验

            • 6.

              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
              B.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杀死其他微生物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 7.

              牛或山羊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想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B.以葡萄糖作为碳源
              C.将培养基调至酸性
              D.培养环境有充足O2
            • 8.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细菌的数目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培养基也要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
              B.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培养基都应该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C.对照组所用培养基的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
              D.若对照组出现了菌落,则统计结果应减去对照组的菌落数
            • 9.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 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 、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_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 10.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排除因培养基制作不合格的因素,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
              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
              D.培养基的量的多少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