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啤酒酵母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回答:

              (1)与利用游离酵母生产啤酒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的优点有______。
              (2)本实验结果表明,随氯化钙浓度中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______。
              (3)结合发酵性能分析,制备凝胶珠适宜的氯化钙浓度为______。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发酵液中的糖度升高,酒精度下降,发酵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
              (4)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以防发生焦糊。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应______后,再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 2.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是由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___等。
              (2)有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搅拌器制苹果泥;②取6个烧杯编号1、2、3、4、5、6,依次注入适量30℃、35℃、40℃、45℃、50℃、55℃的水,恒温水浴;③每一烧杯中放入分别装有等量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保温3min;④向每组烧杯的苹果泥中加入相应的等量果胶酶,振荡试管,反应一段时间;⑤过滤,比较获得苹果汁的体积。
              a.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b.该实验______(填“是”或“否”)需要一组果汁和蒸馏水相混合的对照实验。
              c.若继续探究pH值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其中无关变量有______(列举三条)等因素。
              (3)由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较大的酶制剂之一,可通过固定化霉菌细胞生产果胶酶。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______。
            • 3. 根据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固定化绿藻对含Zn2+污水净化,效果好。固定化绿藻能否解决某些有机污染,如蛋白质污染?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______。
              (2)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______(填“是”或“否”)。理由:______。(答两点)
              (3)某同学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4. 寻找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今迫切任务,生物燃料乙醇可实现这一目标。生物燃料乙醇主要由玉米、小麦、薯类等植物淀粉、农林业废弃物等植物纤维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来。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醇应用的菌株主要是酿酒酵母。酿酒酵母可利用葡萄糖、果糖等,在缺乏六碳糖时,也能利用醇类和有机酸作为后备碳源。实现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可降低成本。
              连续发酵过程中,前一批发酵结束后,将固定化酵母与发酵醪液快速分离,将发酵醪弃去,用无菌水清洗固定化酵母3次,添加与第1批次发酵相等的新鲜发酵液,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循环发酵3批次,每批次发酵周期为72小时,现每隔24h取样分别测定固定化酵母、增殖活化酵母发酵醪乙醇浓度、葡萄糖浓度如表:
              循环次数 固定化酵母 增殖活化固定化酵母
              乙醇浓度(g/L) 葡萄糖浓度(g/L) 乙醇浓度(g/L) 葡萄糖浓度(g/L)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1 20.3 30.3 29.5 23.1 0.0 0.0 31.2 27.9 26.2 0.0 0.0 0.0
              2 9.4 15.9 22.4 53.8 32.0 11.3 12.6 24.3 28.3 43.8 10.5 0.0
              3 6.06 9.16 12.6 59.2 47.2 33.6 8.1 12.6 17.7 56.0 36.7 19.8
              回答下列问题:
              (1)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过程,体现了固定化酵母______的优点。(答两点)
              (2)表中数据表明,第1批次发酵过程中,发酵后期乙醇浓度下降,主要是由于______。
              (3)表中数据表明,随着发酵批次的增加乙醇浓度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逐渐下降。若要提高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性能可以采取______或______等措施。
            • 5. 乳糖主要用于乳品工业,可使低甜度和低溶解度的乳糖转变为较甜的、溶解度较大的单糖。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流程如图,请回答:

              (1)缩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乳糖作为培养基的唯一______,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可以将乳糖水解为______和半乳糖
              (2)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瓶放置在摇床上不停振荡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此培养基中______(填“有”或“无”)菌落生长。
              (3)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在特定的缓冲液中迁移的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小,根据这一原理,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______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______确定其应用价值,而酵母细胞固定化宜采用______。
            • 6.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瘸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和吸收,泡菜酸甜香脆,能令人胃口大开:利用酶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各个领域,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回答下列问题:
              (l)豆腐乳足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的腐乳营养价值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影响豆腐乳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在测定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通常运用的方法是比色法,其中在配置溶液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______。
              (3)海藻酸钠是固定化细胞中常用的载体,在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______。
              (3)酶活性是指______,目前,还没有一种固定化技术普遍适用于所有酶,原因是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7. 葡萄糖异构酶经固定化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高果糖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时,宜用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琼脂的作用是作为______剂。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产乳糖酶的微生物前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宜采用______方法。
              (2)戊二醛是一种化学交联剂,能与葡萄糖异构酶通过化学键交联。将酶液、戊二醛溶液先后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用注射器将混合液注入到______溶液中可得到凝胶珠粒,此过程所用的固化酶方法为______。
              (3)1个葡萄糖异构酶活力单位常定义为每分钟产生1μmol______所需的酶量。如图是温度对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化酶和游离酶活力的影响曲线,该曲线表明固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______(从“相同”或“不同”选填);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固化酶的酶活力______(从“低于”、“等于”或“高于”选填)游离酶。

              (4)在用葡萄糖异构酶凝胶反应柱生产高果糖浆时,若糖液在1次流经反应柱后果糖的浓度低于产品标准,对此你提出的改进方案是______(答出2点)
            • 8.
              请回答与“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有关的问题:
              (1)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可利用 ______ 法将其固定在石英砂上。
              (2)将一定量的蒸馏水滴人固定化酶柱并接收流出液,加人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可能原因是固定化酶柱中 ______ 。经进一步适当处理后,控制淀粉溶液以一定流速过柱,控制流速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 。
              (3)淀粉溶液经酶柱后的流出液,加人KI-I2溶液后呈红色,表明淀粉被水解成 ______ ;若呈淡棕色,可能原因是α-淀粉酶中混杂有 ______ 酶。
              (4)下列因素对酶柱内酶活力影响最小的是 ______ 。
              A.淀粉溶液的温度     B.淀粉溶液的pH
              C.固定化酶柱放置时间 D.淀粉溶液的浓度
            • 9. 我国食品加工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如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科研人员对固定化蛋白酶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人员选择了硅胶、活性炭和大孔树脂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蛋白酶,三种载体的固定化率如图1所示.
              实验二:为探究pH对三种载体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高浓度污水的pH值分别调至4.5、5.0、5.5、6.0、6.5、7.0,各取500ml.分别使其与等量不同载体的固定化酶混合,然后在37℃的水浴中反应6小时.测定每个反应器中氨基酸的生成速率.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三种载体蛋白酶固定化率最低的是______.与水溶性酶相比,固定化酶处理高浓度污水的优点是______.
              (2)实验二的自变量是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至少写两点)
              (3)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
              (4)结合图1和图2分析,进行高浓度污水的净化时应选择______载体的固定化酶.
            • 10. 回答与果胶、淀粉等提取和利用有关的问题:
              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某小组开展了该植物综合利用的研究。
              (1)果胶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先经过一段时间沸水漂洗的果胶得率(提取得到的果胶占原料质量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常温水漂洗的果胶得率,最主要原因是沸水漂洗______ (A.有助于清洗杂质和去除可溶性糖  B.使植物组织变得松散  C.使有关酶失活  D.有利细胞破裂和原料粉碎制浆)。
              (2)在淀粉分离生产工艺研究中,为促进淀粉絮凝沉降,添加生物絮凝剂(乳酸菌菌液),其菌株起重要作用。为了消除絮凝剂中的杂菌,通常将生产上使用的菌液,采用______,进行单菌落分离,然后将其______,并进行特性鉴定,筛选得到纯的菌株。
              (3)在用以上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可添加______使果胶彻底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再添加______,以解决汁液浑浊和沉淀问题。
              (4)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酶反应器连续生产工艺研究中,通常要分析汁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和所用酶的活性,然后主要优化各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的______(答出2点即可)、反应液pH和酶反应时间等因素。其中,酶反应时间可通过______来调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