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班级学生围绕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进行了两项实验,实验结果如图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二结果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22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______ ,因变量是 ______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______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3)80℃时两种洗衣粉去污力相当,其原因是 ______
              (4)请将实验二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 ______
            • 2. 为了探究从甲、乙、丙三种微生物获取的碱性淀粉酶的活性,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从上述三种微生物提取了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第二步: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并在表中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3.8
              第三步: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第四步:取出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第五步:观察比较各支试管溶液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 ______ ,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 ______ (用“+++”或“--”表示).该实验作为实验组的试管是 ______ ,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 ______ 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无关变量有 ______ (至少写出2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______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 ______ 处理,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 ______ 不同.
            • 3. 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项目
              I V
              蒸馏水(mL) 2 0 1 1 1 1
              缓冲液(mL) 0 X 1 0.5 0.5 0.5
              果胶酶液(mL) 0 0 0 0.5 0 0
              蜗牛酶液(mL) 0 0 0 0 0.5 0
              纤维素酶液(mL) 0 0 0 0 0 0.5
              实验结果(绿色深浅程度) - - - +++ ++++ ++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一”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 ______ ,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 ______ 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 ______ 等多种酶.该实验中 ______ 是空白对照组,表中X应填 ______ mL.
              (3)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并用 ______ 洗涤.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还需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是 ______
            • 4. 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并按表内要求完成操作.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 ______ ,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 ______ (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无关变量有 ______ (至少写出2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______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大的试管是 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认为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 5. 为了从三种微生物中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某兴趣小组制备了三种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进行实验(溶液中酶浓度相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PH=8缓冲液(ml) 1 1 1
              甲提取液(ml) 0.8    
              甲提取液(ml)   0.8  
              甲提取液(ml)     0.8
              淀粉溶液(ml) 2 2 2
              各试管放入45℃的恒温水浴中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上述三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颜色深浅程度 ++ - +
              (1)为了使实验更具科学性,应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的液体及各自的体积是 ______ ,对照组的颜色深浅程度为 ______ (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无关变量有 ______ (至少写出两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______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 ______ 处理.
              (4)根据上述结果,三种淀粉酶活性强弱的顺序为 ______ .这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 6. 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开水温度高对衣服有损伤
              B.开水使蛋白酶失活,不易清洗
              C.开水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易清洗
              D.开水温度高浪费洗涤时间
            • 7. 下列是“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最合理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在 30℃的水中洗涤效果没有 45℃的好,说明 45℃为最适温度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相同的污物及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等量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下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 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 8.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洗衣粉量、污渍的种类属于自变量
              B.目前加酶洗衣粉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C.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不仅去污能力强,而且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被固定起来了,所以不会受到洗涤条件的影响
            • 9.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洗涤浓度(单位体积的水中加入洗衣粉的量)的两种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需控制好温度、洗涤时间和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
              B.若洗涤的是相同污布,则两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相似
              C.实际洗涤时,除考虑适宜的洗涤浓度外,还需考虑衣服质地等
              D.所有加酶洗衣粉最适洗涤浓度都为0.4%,浓度过大是不必要的
            • 10. 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血渍富含 蛋白质污渍)
              温度/℃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和 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
              (3)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
              (4)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是否有差异 ______ ,理由 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6)该加酶洗衣粉用后要彻底洗手,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7)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 ______ 条件下进行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