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幸福着的苏东坡 ◆刘诚龙

                 ①今晚月光很好,伫立窗前,仰望天上月似一团银,如鸟一声叫,手机滴答响:哥们,玩微信吧,我们一起去看晚会。呵呵,我不会刷屏高科技进入现代晚会,我只会翻页旧心情,去搜索远古的晚月。

                 ②我搜索到了公元1083年10月12月夜,这是苏东坡的夜晚。这夜,也是天上月似一团银,老苏没给我发微信,他给我发来微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我____A____苏东坡的幸福,这老头怎么能这样过得爽心快意呢?他没有手机玩,他没有电视看,他没有游戏耍,他怎么能够,他怎么能够过得那么惬意舒心?

                 ④苏东坡没有快乐的理由。元丰六年这个夜晚,是他外放黄州的第四年,这个夜晚没甚特别啊,只是近乎十五,尚非一轮满月。黄州黄州,到底是花黄之州,还是心黄之州?自京都外放,前途黄了,心情不黄么?四年了,这么久了,依然还在黄州。人生苦短,前途更苦短,机关里过活,年龄是个宝,谁能拖得起?你一停四年,会有多少帆板宦海里争渡。

                 ⑤我____B____的是苏东坡的那份旷达。玄都观里桃千树,新科进士,都摇头摆尾,在玄都观里看桃花盛开呢,他却扛起一把锄头,往开满菜花的东坡,去挖土种丝瓜,种黄瓜,种茄子辣椒。看桃花开,看杏花开,看菜花开,看野花开,这般闲,也是闲得起来的?东坡先生闲得很落心。“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黄州惠州儋州,都是春睡美。没心没肺,亏他真睡得着

                 ⑥这夜晚,东坡先生也乱了些心了。他睡不着了。是想起一句什么诗?急于要与人共赏?是想起了一则什么典故,急于要与人去笑一个?是想起来汴京城里某一段往事,急于要与人说一说?是如一阵太阳雨,阳光心底忽然淅淅沥沥有了心事,急于要与人去吐一吐?深夜里,可以相打扰的人在哪?出席东坡先生这个夜晚的,是月,是水中藻,是竹柏影,是跟东坡先生一样一个闲人的张怀民。

                 ⑦我最羡慕东坡先生一派天真。夜已深,月已斜,衣服已经脱了,睡在床上了,他忽地跳将起来,要去找朋友玩去。他不想想朋友睡了吗?他不想想人家不骂他神经痛吗?半夜三更,从床上爬起来,去扰乱他人的清梦,阁下心中没有顾忌?东坡先生什么也没想,什么也不用想,他披衣而起,穿着一双拖鞋,就往朋友家跑去了,深夜里跑去了。跑去并无事,只是乱扯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夜晚,无来由地,睡不着;无来由地,想找个人聊一聊。找谁?重新开机,手触屏幕,一溜一溜的名字,如一排排街边树一般过去,翻尽通讯录,谁是你的张怀民?

                 ⑧城市的夜晚,夜再深,都有人。看那街头的夜宵摊,指针指向了三更,还有人在那里吆三喝四,酒吧里夜更深,人更多,那里有你可以去会的人吗?打开电脑,登陆QQ,这有个群,那有个群,会有嘀嘀嘀嘀如雨打芭蕉,滴答到天明;更有些寂寞的人,深夜了,也跟你一样睡不着,闪啊闪啊,闪着他与她的头影,这许多QQ里,谁是你可敲门的人?点开,关闭;点开,停顿,还是关闭了对话框。

                 ⑨东坡先生是最幸福的:因为天真,他幸福;因为旷达,他幸福;更因为他有跟他一样闲人的张怀民,他是最幸福的。我们地球村里,比东坡先生那黄州小城里,人多了多少倍?白天,我们不会少人,跟你唱歌的,跟你跳舞的,跟你碰杯的,跟你打牌的,跟你发短信的,跟你玩微信的……夜晚呢,也不会比白天少人,对门的麻将哗哗通宵响;对街的歌厅笙歌彻夜……

                 ⑩可是,今夜睡不着了,谁是你可以披衣起来,跑去跟他乱扯淡的人?

            • 2.

              德宏的冬色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来。

              ③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炎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阴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驱赶季节的低迷,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 3.

              ①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的心痛已经渐渐弥散开去。

                 ②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

                 ③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菜,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

              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

                 ④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⑤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⑥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

                 ⑦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

                 ⑧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心弦、无比快乐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

              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每一个画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⑨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们那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让我由衷敬佩;你们那________、________。真让我________。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独上西楼,凭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又响起了你们深情的寄语。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回味外,更多的却是感恩和祝福。

                 ⑩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间寝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透风挡雨,无私地为我们完全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寝室依依道了一声:“兄弟,我走了!”然后轻轻掩上门……

                 ⑪再见了,我的恩师;

                 ⑫再见了,我的青春;

                 ⑬再见了,我的学生时代!

                 ⑭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⑮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⑯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文段有删改)

            • 4.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5.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6.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7.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 8.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事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 9.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0.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0/40

            进入组卷